貨幣RUB
俄羅斯盧布
與台灣時差
多時區
電話國碼
+7
電壓
220V
插座別
俄羅斯聯邦,又稱「俄羅斯」或「俄國」,位於歐亞大陸北部,是全球最大的國家,面積約為1710萬平方公里,即全球陸地面積的八分之一,且其1.43億人口排名世界第九,其中77%居住於其歐洲部分,橫跨11個時區,擁有俄羅斯最大的森林儲備以及大部分淡水湖泊。俄羅斯與14個陸上鄰國以及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莫斯科為俄羅斯聯邦的首都,擁有11萬9790萬人口,聖彼得堡則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大都市,排名第二,人口達500萬8000。俄羅斯的交通以鐵路和航空為主,而其首都莫斯科也是世界主要的航空港,對於發展非常重要。俄羅斯文化在歷史上的多變和不確定性、俄語發展的政治因素以及其高緯度地區使其成為滑雪、花樣滑冰等奧運比賽的優等學校。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RUB
俄羅斯盧布
與台灣時差
多時區
電壓
220V
電話國碼
+7
插座別
佩夫切夫斯基橋,又稱「聖歌者橋」或「黃橋」,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莫伊卡河上,是一座可步行的單跨橋,也是宮園廣場的一部分。橋長約21公尺,寬度約72公尺,是聖彼得堡第三寬的橋,只比藍橋和喀山斯基橋更窄。在1917年的二月變法之前,「聖歌者橋」這一名稱用來代表沙皇外事部門,正如法國外事部門被稱為奧斯雅大街一樣。橋上原本是法國建築師奧古斯特·德·蒙特法蘭設計的一座木橋,於1834年落成。橋上第一批行人是參加安裝亞歷山大柱的遊行衛行部隊。「黃橋」 這一名稱來源於欄杆的顏色,而且符合莫伊卡河橋橋上的顏色分類傳統。1837年,要把木橋拆毀並改建成寬大的鑄鐵結構橋樑的沙皇要員喬治·旺·坎克林提出了建議。據傳,尼古拉一世皇帝親自選擇了橋樑的位置。對岸是冬宮,橋上則是尤里·亞歷山大羅夫金伯爵的房子。有一次,羅夫金伯爵急著見皇帝,跳出乘船渡河的時候差點淹死。於是尼古拉說,他就特地把橋樑設在羅夫金伯爵家附近,好避免上次意外再重演。新橋是由建築師瓦西里·斯塔索夫、多梅尼科·阿達米尼和工程師E.A.亞當設計的。橋於1840年十月24日開放。橋上第一個使用者就是尼古拉一世本人,他騎著驛車隆重踏上新橋。橋邊樑杆的主要裝飾是漂亮的鑄鐵欄杆,有無數的裝飾,最主要的重複元素是扇形的棕櫚葉。後來橋上取名為佩夫切夫斯基橋,因為聖彼得堡宮廷歌劇團就在附近。1937年,橋上淡紅色的鋪石被瀝青所取代。2004年,「蘭莫斯特建築公司」和「Intarsiya」公司在橋上進行了修繕工作。
受特索伊音樂家及其Kino樂團啟發的「特索伊牆」位於莫斯科,它的位置在阿爾巴特街和克里沃阿爾巴茨基#37號房子的交界處,是莫斯科的地標之一。特索伊的歌迷習慣在牆邊特別的煙灰架上留下一根燃燒的香煙。經常受到特索伊的歌迷拜訪的牆上,已經成為為朋友藏封信或安排會面的地方。在其他城市也有特索伊的紀念牆,如聖彼得堡、哈巴羅夫斯克、德尼爾波夫斯克和塞瓦斯托波爾。牆上的第一刻字是1990年8月15日黑色描繪的「維克多·特索伊今天死去」,後來有人銘刻了一個回答:「特索伊還活著!」之後,所有其他的字刻都是Kino樂團的歌曲《巴奇卡》和《蚤》中的千絲萬縷。 2006年,牆被藝術破壞計劃成員塗過,但歌迷重新把塗鴉重新塗上。 2009年,莫斯科當局宣佈計劃對牆進行裝修,但這一計劃遭到了懷疑,最終放棄了。原定設置在牆旁的特索伊裸足坐在摩托車上的紀念碑也被當地居民和特索伊的歌迷拒絕。
我們可以在莫斯科市的西行政區,來到一處名為「塞滕河谷」的大型野生動物保護區,這裡的河谷沿著塞滕河而延伸。大約自1998年以來,該保護區便開始營運,而現在這裡還有鼬鼠、黃鼠狼ー、水鼪和鼴鼠等動物居住。來到此地,您可以欣賞到瓦西里大師保護下的珍貴生態。
羅馬天主教聖變者新西伯利亞教區(Roman Catholic Diocese of the Transfiguration at Novosibirsk)是俄羅斯莫斯科乃至聖母之母教區的隸屬拉丁教區,其教堂主教座落在西伯利亞新西伯利亞城市的聖變者聖殿。它於1991年4月13日以「紐沃西伯利亞使徒行政區」的名稱成立,從符拉多夫斯托克教區以及新建立的莫希利夫大都市總教區分割而來;1999年5月18日更名為「西伯利亞使徒行政區」;2002年2月11日再次升格,改為「紐沃西伯利亞聖變者教區」。這一地區擁有大約512,000個天主教信徒,覆蓋2,000,000km²的地區,擁有70間教堂以及160間會堂,38名司鐸、1名執事和77名修士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