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文蒂納托斯卡尼州(Tuscany)佩特拉薩塔(Pietrasanta)的聖馬丁大教堂(Collegiate Church of San Martino)是該城主教堂,約可追溯到1223年,之後其內部空間在1330年和1387年分別作出擴建,並於1387年時由教宗烏爾瓦六世(Pope Urban VI)在教堂內設立洗禮池。教堂的正面以白色大理石覆蓋,三個門口上方分別放有闡述耶穌受難史的拱門。在右側拱廊入口處,是十四世紀由Bonuccio Pardini繪畫的聖約翰。正面的紋章則代表甚麼印記,分別為義大利的熱那亞和佛羅倫斯,此外還有教宗利奧十世(Pope Leo X)的紋章。中央的玫瑰窗是Riccomanno Riccomanni的作品,36米高的鐘樓表面均以磚石裝飾,但原本也計劃用大理石板覆蓋,在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的時候由佛羅倫斯建築師Donato Benti完成。內部可看到奇特的螺旋梯,洗禮池原本是17世紀用來祭拜聖海喜斯(St.Hyacinth)的小教堂,裡面有兩個洗禮池,一個是1385年、另一個是1612年雕刻而成。教堂採用拉丁十字架設計,由一主廊和兩個側廊組成,裝飾品大部分是集繞同時期的德意志公主克里斯蒂娜(Christina, Grand Duchess of Tuscany)時期,在1627年時,克里斯蒂娜委託佛羅倫斯藝術家恢復大教堂,並繪畫大型禮拜的壁畫和雕塑,包括畫家Matteo Rosselli、Francesco Curradi、Jacopo Vignali、Pietro Dandini、Bastiano Bitozzi、Jacopo Chiavistelli和Alessandro Cominotti,以及石匠Giovan Battista Stagi、Stagio Stagi和Ferdinando Tacca。大理石講臺則是1508年Benti&Stagi的作品,墻壁和天花板則是1823年到1825年被Luigi Ademollo描繪。原本的圓頂在1820年被重建為八角形,在右側拱廊禮拜廳內,亦可見到有關於「Madonna del Sole」的傳說,一幅來自十四世紀晚期的作品,其中描繪了耶穌受難的故事。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