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位於挪威特隆諾格郡納姆索斯市斯皮盧爾村的「挪威鋸木博物館」是一座開設於1991年的博物館,位於前斯皮盧爾鋸木廠——斯皮盧爾鋸木加計劃公司的地點。大約在19世紀初,挪威鋸木行業曾是挪威最大的行業之一,有數百座蒸汽動力鋸木廠,而斯皮盧爾鋸木加計劃公司則是當時最後保留下來的鋸木廠之一,亦揭示了挪威鋸木行業的歷史故事。現今,「挪威鋸木博物館」是區域博物館「中央博物館」的四個分館之一,其他分館分別為特隆諾格郡北部的海岸博物館、納姆達爾博物館以及北特隆諾格郡縣畫廊。除維護斯皮盧爾鋸木加計劃公司的技術工業文化環境外,『挪威鋸木博物館』也管理著產自挪威鋸木行業的歷史對像,包含挪威各地區鋸木設備的展示,並由約11名員工經營博物館設施。斯皮盧爾鋸木加計劃公司於1884年創立,是挪威最早的蒸汽動力鋸木廠之一。而挪威鋸木行業自16世紀開始就被列為最大的出口行業,在19世紀末出口被大幅降低,但又被內需市場所取代。同時,20世紀初闊別發展與工業變革也形成了現代挪威社會,因而對於各國建築物的木料有著不斷的需求,特別是城市地區,使得挪威鋸木行業在崛起中日益發展。而斯皮盧爾鋸木加計劃公司為中型鋸木廠,主要把產品如木材、無計劃的外表面材質以及模具送往挪威北部地區,也有製作預製房屋,價值包括室內裝潢等。1940年該鋸木廠被改裝,安裝了電動機在鋸床和計劃機上,蒸汽機則僅留下鍋爐來派生熱力用於木材乾燥的需要。整個鋸木廠及乾燥廠地面面積約有,使其成為當今歐洲國家的大型木造建築之一。1986年,鋸木廠停產,當時挪威科學技術博物館(The Norwegian Museu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正尋求一座能夠作為技術工業文化遺產 ratherthan強襲。斯皮盧爾鋸木廠結果被評為最為完好的鋸木廠,於是「斯皮盧爾鋸木加計劃公司」基金會買下全部廠區包括建築、機器、景點及完整的記錄從1884年就有的資料,並得到文化遺產司的財政支持;然後重新整修重新開放於1991年夏天,更名為挪威鋸木博物館。1994,斯皮盧爾鋸木加計劃公司更被文化遺產司挑選為優先納入規劃的文化紀念場所一份子,在鋸木技術知識的保護上得以重點支持。廠內也因此維持了低層次的生產,博物館也受益良多,展示復古的技術;此外,鋸木廠全域及建築、機器及其他對像,以及記錄自西元1884年以來的完整企業資料,也做為早期工業化挪威的時間膠囊。輪船「M/B Hauka」則於1934年由工程師理查爾德·傅魯黑門(Richard G。Furuholmen)在里斯厄爾(Risør)的梅恩造船廠所建成,被Alvert Collett公司購買,分派至Salsbruket料漿廠工作至1985年,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德軍徵用於羅爾維克(Rørvik)的軍事基地。這艘輪船主要是用於拖曳料漿廠的原料,冬季因地形特殊也可用於行冰,此外,也可開開私家艇接送老闆與家屬來回訪客。但在1968年納姆達爾及Salsbruket之間第一次就裝上了輪船,之前凡是有病情特殊情況,也都要靠Hauka和船員的努力拯救生命,而在船上也有三位仔仔的誕生,展現出Hauka與人民的密切情誼。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