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多米尼克教堂,也稱作St. Maria Rotunda,是奧地利維也納歷史中心的早期巴洛克教會和小型大教堂。這是在同一地點上建成的第三座教堂。1237年,新來的多米尼克人在1225至1226年由公爵列奧波德六世分配的一塊地上建造了第一所教堂。1240年至1270年期間擴建了教堂,並於1273年增加了新的詩班。第二座哥特式教堂是為了抵抗土耳其軍隊於1529年對維也納的第一次圍困而建的,後來的教堂由1458年至1474年延伸。教堂採用中央堂、兩側的三個小教堂、橫廂、合唱臺和示範壇的結構。復興運動的新意識不再容忍教堂慘淡的景象,1631年多米尼克人按Liechtenstein的Prince Maximilian的Jacopo Tencala設計,開始建設一座新的矩形教堂,並於其上配置一座圓頂,主要建築師為Jacopo Spacio、 CiprianoBiasino和Antonio Canevale,於1631年5月29日,由皇帝Ferdinand II奠基。1634年完工,於1674年完成後,教堂在1927年被升格為小大教堂,並正式改名為“Rosary Basilica ad S. Mariam Rotundam”。教堂約有25米長、14米寬、22.10米高,大圓頂高度達23.80米,外觀以羅馬—倫巴爾式風格建造,並於以上的門戶中設有聖卡塔琳娜和蒙特膨魯濟安尼爾等神像,內部精美的泥塑裝飾和萊波德·保羅·魯本斯的影響下的拱形天花板的彩繪壁畫,令人印象深刻。內部設有以聖母為主題的46幅壁畫,來自Matthias Rauchmiller的藝術作品,示範號、主祭壇及聖像勞動室等,是維也納宗教藝術中的佳作。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