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拿馬茲劇院(Théâtre du Gymnase或Théâtre du Gymnase Marie Bell)是巴黎第十行政區的38 Boulevard Bonne-Nouvelle的一座劇院,於1820年12月23日由德勒斯特-波爾索開幕,故又稱為德勒斯特劇院,曾提供給保護院學生作為練習舞臺。德昂替這座劇院補充了兩幕劇的劇目之後,甚至是三幕劇,並簽訂一份與司徒凡尼的獨家合約以便提供這些製作內容。1823年,他並為劇院安裝了煤氣照明,接著在百瑞夫人的允許下,這座劇院改從「Madame劇院」,1830年,劇院因為重建關閉,在七一革命之後以「體操情景劇院」的名稱重新開放。1844年,蒙蒂尼成為劇院的藝術總監,並為了吸引更多觀眾而放棄了劇院一直以來特別喜歡的「道德和鼓舞性作品」,而轉而採用當時流行的「感傷類型」,其中有「含糊其詞的情況,冷酷的猥褻行為,細膩的冒險,哭泣和哀怨」。拿馬茲劇院的劇作家有巴爾札克,艾米爾·奧吉爾,喬治·沙,恩蒂蒙·阿布特,維柯提安·薩爾杜,奧查夫·費耶爼,梅利克和阿拉伯·德瑪,以及亞歷山大·杜馬斯。1926年,劇作家漢裡·伯恩斯坦女士成為該劇院的指導,同時上演他最著名的作品-「薩姆森」、「拉法伊」、「鏡廊」、「梅羅」、「快樂」和「使者」。自1939年起,拿馬茲劇院便開始上演馬塞爾·帕諾爾,讓·寇克特烈、馬克·吉爾伯·索娃瓊、沙夏·他鄂帝、費力新·馬塞爾和讓·熱內等劇作家的作品。1962年,悲劇女演員瑪麗·貝爾接手劇院總管,並在此演出最著名的拉西《菲德涅》之作。2014年,法國男中音大衞·斯雷羅在這座劇院表演了他的獨唱劇6個月。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