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又名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是阿根廷最大且人口最多的省份,得名於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直至1880年被聯邦化後曾是其省會及其部分地區。除了該城市以外,該省包括大布宜諾斯艾利斯都市圈的所有其他地區。該省首府號稱是1882年拉普拉塔所建立。其北邊與入口利奧斯省、聖菲省接壤,西邊與科爾多瓦、拉帕姆帕省接壤,南邊與裡奧諾茲省、拉普拉塔省接壤,以及東邊與沿大西洋海岸線的烏拉圭接壤,該省幾乎全部屬於袋鼠地理大洲,南部有時也被認為是屬於巴塔哥尼亞地理大洲。 2019年的官方估算,該省約有1750萬人口,約佔阿根廷總人口的38%。到2019年估算,約有15172700人居住在大布宜諾斯艾利斯地區。該省佔地面積,約為阿根廷總面積的11%,是該國最大的省份。該省的居民在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來到之前,是查魯拉和昆達伊人等原住民,受到歐亞瘟疫的侵害,只有少數人倖存,其餘原住民都加入了其他部落或主要融入了阿根廷歐洲民族的多數與中。1536年,佩德羅·德門多薩建立了“聖瑪麗亞·布婭·阿伊爾”。雖然最初與原住民的接觸是和平的,但很快就會變得敵對。 由於屠宰場的擴大,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的中心即博物館的海港而存在,18世紀末,隨著太平洋建立的河灘瓦加斯司司爵地位,當地的肉類、皮革及其衍生物的出口就成為經濟發展的基礎。耶穌會試圖將原住民和西班牙征服者帶來的歐洲文化和諧地融合在一起,但都沒有成功。在18世紀末,當雅爾邊境在薩拉多達河成為兩種文明之間的界限時,才達成某種平衡。1879年的“蠻族征服”使原住民幾乎完全被消滅,在1816年從西班牙獨立後,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和省之間的內部戰爭開始。通過1831年羅薩總督所簽訂的聯邦條約建立了阿根廷聯邦,羅薩得到了公共政權,帶來了一種脆弱的統一。有關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影響力的紛爭、聯邦主義和統一主義以及布宜諾斯艾利斯港口的爭端,不斷激起敵意。1852年9月11日,該省宣佈獨立,成為布宜諾斯艾利斯州。1859年的聖荷西德弗洛斯協議以及帕梵戰役的勝利使其於1861年12月17日重新回到阿根廷共和國。 直至1880年,與國家的糾紛才真正停歇,當時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正式被聯邦化,從而從省份的行政上獨立出來。拉普拉塔於1882年由督瑪恩·羅查總督所下令成為省會。英國的數十億美元投資和立法機構針對國家發展、教育和移民政策的支持後,促使該地區經濟急劇增長。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