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台灣時差
-4小時時區+4
喬治亞是一個跨洲的歐洲國家,位於南高加索地區的黑海沿岸,領土面積約69,700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352,224,主要民族為以喬治亞族為主的多數民族,官方語言為格魯吉亞語,而多數人信仰東正教。格魯吉亞曾經是蘇聯加盟共和國,現以俄語之名翻譯,將此國連接歐亞大陸的兩洲。格魯吉亞以不承認中華民國護照為國際旅行證件為原則,自2016年起禁止通過中華民國護照入境與過境。2022年3月3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格魯吉亞申請加入歐盟。2016年,約2,714,773名外國遊客拜訪喬治亞,在此體驗豐富的地貌與歷史文化古蹟,當中其中4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遺產。喬治亞以卡查普里為代表性的原生食材,正式把喬治亞按20世紀格魯吉亞葡萄栽培的中心之一,而生產同名葡萄酒。交通工具上,喬治亞的鐵路由喬治亞鐵路營運,開往鄰國俄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土耳其的國際列車,將高加索地區連接成嶄新的交通要道。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與台灣時差
-4小時時區+4

錫比裡帝國劇院於1851年創立,位於喬治亞首都塔比利斯的Rustaveli大道,是東歐最古老的劇院之一,風格精緻於1896年重建,由波羅的海德裔建築師Victor Johann Gottlieb Schröter為該劇院打造出典雅的摩爾復興建築,雖然外表東方風格,但設計佈局、大廳等配套設施均仿照歐洲劇院。後來該劇院更以國家作曲家Zacharia Paliashvili之名進行更名,為塔比利斯文化生活中的一個重要中心,曾在這裡演出了許多香港表演,還誠邀來明星歌手毛舒芙,何塞·卡雷拉斯等國際級藝術家在這裡作演奏,也曾成為國家慶典和重要宴會的舞臺。後來於1996年再次發生火災事件,經過約6年時光及新一輪約4000萬美元的重建後,劇院重新恢復其昔日崇高的氣概。錫比裡帝國劇院創立於1851年,位於塔比利斯市中心的Rustaveli大道,建築由波羅的海德裔建築師Victor Johann Gottlieb Schröter打造出典雅的摩爾復興建築,風格精緻,大廳等配套設施則仿照歐洲劇院,除此之外,1996年發生火災事件後,再度耗資近4000萬美元裝修修復,重現昔日輝煌的樣貌。除此之外,此劇院也是塔比利斯文化生活中的一個重要中心,名家藝術家蒙特薩芙芮、何塞·卡雷拉斯等曾來此演出,也曾作為國家慶典和重要宴會的舞臺。劇院於1937年以當地國家作曲家Zacharia Paliashvili為名改名。

卡什韋蒂教堂位於喬治亞首都提比里斯市中心,是一座喬治亞正教會教堂。它在1904年至1910年間建造,仿照中世紀的薩姆塔維西主教座堂,「卡什韋蒂」的喬治亞語的意思是「生下石頭」。有傳說,約在六世紀時,亞述十三士中的著名修士加雷亞的大衛被一位婦人指控在第比利斯使她懷孕,他否認並預言說,如果婦人撒謊,她將會生下一塊石頭,而婦人果然生下了石頭,於是這地便被稱作「卡什韋蒂」。卡什韋蒂教堂對面隔著魯斯塔韋利大道的建築則為喬治亞國會大樓。這個教堂是在喬治亞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提比里斯所建,文化氣息濃厚,值得您於旅遊當中體驗。

「Holy Mother of God of the Mens Monastery俗稱Pashavank,是位於特比利斯右岸Kura River河畔的亞美尼亞教會。它是由Baron Umek後裔在13世紀從Karin建立的,於14世紀後重建,1789年還受到更多修繕,最後於1914年成為特比利斯亞美尼亞大主教座堂。Hrants是特比利斯最大的教堂,直到1930年由蘇聯當局摧毀。Royal Navy的隊長及Antiquaries學會的Fellow J。Buchan Telfer在他於1876年出版的書中寫道:「亞美尼亞的首要教堂是Pasha Vank,一座高牆之內的漂亮建築;在一扇窗戶下方的題字記載了它是在Vakhtang VI國王1719-24統治時期,由Ghoulants Khodja Giorgi擎陞建立的;喬治亞人為它取名Pasha Vank,因為他們說它是由一個改信基督教的突厥帕夏建設的。」S。Astvatsatsin教堂的設計非常特殊。外部是由實心磚建築而成,呈三條形的拜占庭式設計,屋頂和中央兩側的屋簷和三個金字塔穹頂,中間的最高,兩側的略低;活頁簷下有十二個長長的窗口,下方有窗戶窗廊,上方有裝飾性磚;鼓譜上有錐形雨傘狀的拱頂。室內則由Hovnatan Hovnatanian於1789年繪製。
.webp)
傳統中文:「全國青少年宮」,也稱作先驅宮、國宮或其原名「傅將宮」,是位於喬治亞廷比裡街的一座歷史建築,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802年。1802年,喬治亞俄羅斯政府的建立隨之而來,也而產生喬治亞的軍團司令官,為他建造一座小屋,但在1807年被拆除,取代為一座新的建築,當時算是喬治亞廷比裡最宏偉的建築,並被視為政府的象徵。之後宮殿也被重建多次,1818年,由建築師Brownmiller設計的新建築取代原有的管理室,而成為司令官真正的宮殿居所,於1845-1847年,由從俄羅斯請來的建築師Semyonov會徹底改變建築外觀,以及建造典型古典主義風格的宮殿花園和噴泉。1865年,瑞典建築師Otto Jakob Simonson開始重建建築,經過4年完工,宮殿現在的樣子也便在此時形成。此外,Semyonov同時大幅度擴大宮殿的面積以及改變其外觀。而在俄羅斯帝國統治喬治亞的不同階段,宮殿也有時作為裡海司令官居所,有時會作為傅將宮。1917年宮殿是南高加索民主聯合共和國政府住所,1918年5月26日,宮殿也正是此處宣佈南高加索聯合的解體,喬治亞全國大會4小時後在此處也宣告喬治亞獨立,2天後,亞塞拜疆民主共和國又在這座宮殿宣告獨立,之後該宮殿又是喬治亞民主共和國政府安置處,也是全國大會及憲法大會所在地,以及索維加社會主義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及蘇聯喬治亞政府所在地,直到1937年,宮殿才送給區兒童,1941年5月2日,宮殿正式開放為兒童使用,擁有13個辦公室、6個工作室和1個工作坊,約有7000位小朋友參與550個社團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