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亞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喬治亞

與台灣時差

-4小時時區+4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喬治亞是一個跨洲的歐洲國家,位於南高加索地區的黑海沿岸,領土面積約69,700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352,224,主要民族為以喬治亞族為主的多數民族,官方語言為格魯吉亞語,而多數人信仰東正教。格魯吉亞曾經是蘇聯加盟共和國,現以俄語之名翻譯,將此國連接歐亞大陸的兩洲。格魯吉亞以不承認中華民國護照為國際旅行證件為原則,自2016年起禁止通過中華民國護照入境與過境。2022年3月3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格魯吉亞申請加入歐盟。2016年,約2,714,773名外國遊客拜訪喬治亞,在此體驗豐富的地貌與歷史文化古蹟,當中其中4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遺產。喬治亞以卡查普里為代表性的原生食材,正式把喬治亞按20世紀格魯吉亞葡萄栽培的中心之一,而生產同名葡萄酒。交通工具上,喬治亞的鐵路由喬治亞鐵路營運,開往鄰國俄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土耳其的國際列車,將高加索地區連接成嶄新的交通要道。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與台灣時差

-4小時時區+4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格魯吉亞國家青年宮
喬治亞-提比里斯

傳統中文:「全國青少年宮」,也稱作先驅宮、國宮或其原名「傅將宮」,是位於喬治亞廷比裡街的一座歷史建築,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802年。1802年,喬治亞俄羅斯政府的建立隨之而來,也而產生喬治亞的軍團司令官,為他建造一座小屋,但在1807年被拆除,取代為一座新的建築,當時算是喬治亞廷比裡最宏偉的建築,並被視為政府的象徵。之後宮殿也被重建多次,1818年,由建築師Brownmiller設計的新建築取代原有的管理室,而成為司令官真正的宮殿居所,於1845-1847年,由從俄羅斯請來的建築師Semyonov會徹底改變建築外觀,以及建造典型古典主義風格的宮殿花園和噴泉。1865年,瑞典建築師Otto Jakob Simonson開始重建建築,經過4年完工,宮殿現在的樣子也便在此時形成。此外,Semyonov同時大幅度擴大宮殿的面積以及改變其外觀。而在俄羅斯帝國統治喬治亞的不同階段,宮殿也有時作為裡海司令官居所,有時會作為傅將宮。1917年宮殿是南高加索民主聯合共和國政府住所,1918年5月26日,宮殿也正是此處宣佈南高加索聯合的解體,喬治亞全國大會4小時後在此處也宣告喬治亞獨立,2天後,亞塞拜疆民主共和國又在這座宮殿宣告獨立,之後該宮殿又是喬治亞民主共和國政府安置處,也是全國大會及憲法大會所在地,以及索維加社會主義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及蘇聯喬治亞政府所在地,直到1937年,宮殿才送給區兒童,1941年5月2日,宮殿正式開放為兒童使用,擁有13個辦公室、6個工作室和1個工作坊,約有7000位小朋友參與550個社團活動。

格魯吉亞國家植物園
喬治亞-提比里斯

從位於Tsavkisis-Tskali Gorge的西布力斯泰勒尼山谷中隱匿起來的西布力斯泰勒尼植物園(National Botanical Garden of Georgia,前稱Tbilisi Botanical Garden),佔地大約161公頃,收藏了4500多個分類群,歷史可以追溯到17世紀,1671年由法國旅行家Jean Chardin首次描述,歷史上多次輪流被稱為“堡壘花園”或“Seidabad花園”。1795年巴士拉的入侵對該園造成了破壞,但19世紀初得到恢復,1845年正式成立Tiflis植物園,以Yuri Voronov為代表的一些著名學者也為其做出了貢獻。根據瓦許希的Tbilisi地圖,該園的西側試圖在1896年至1904年期間進一步擴大,而1932年至1958年間,則是將曾經是穆斯林墳場的周圍領地納入植物園中。雖然大部分墳場已消失,但還是保留了一些墳址,包括了著名的亞塞拜疆作家 Mirza Fatali Akhundov的墳墓。植物園入口位於納裡卡拉堡壘的山麓,另一個入口則是1909-14年間建造的巖石隧道,直到2000年代中期,隧道將改造為格魯吉亞最大的夜總會“克威拉比”(Gvirabi)。

納裡卡拉要塞
喬治亞-提比里斯

「納裡卡拉山堡是喬治亞首都第比利斯的一座古老的堡壘,位於第比利斯的硫磺浴和植物園之間陡峭的山丘上。在下層可以看到已經復修的聖尼古拉斯教堂。它在1996-1997年建成,取代了曾在一發大火中被毀的13世紀教堂。新教堂屬於「規定十字」類型,有三面門。教堂內部裝飾著來自聖經和喬治亞歷史的壁畫。傳說它是由古喬治亞王朝西塔一世的國王瓦坎唐·戈加薩裡建造的。然而,對該地區的考古研究顯示,第比利斯的領土早在公元前4世紀就已有人類定居。第比利斯的定居最早報道出現在公元4世紀下半葉,當時瓦拉茲·巴庫爾的統治期間在此建造了一座城堡。在公元4世紀末堡壘失守于波斯,但在公元5世紀中葉又被卡爾特里的國王重新收回。它在公元7世紀被穆罕默德人更名為「Narin Qala」,而大多數現存的堡壘規模則要追溯到16世紀和17世紀。1827年,山堡被地震破壞,隨後被拆除。納裡卡拉山堡位於第比利斯市中心,據說是由古喬治亞王朝·西塔一世建造的,而它的前身曾在地震和大火中毀掉,現在由1996-1997年建成的新教堂取代,是一座以聖經和喬治亞歷史為壁畫的三開門型「規定十字」教堂。納裡卡拉山堡早於公元4世紀就定居了人類,之後在穆罕默德人的統治下得以擴建,是喬治亞著名的古建築之一,其觀景臺可俯瞰第比利斯全景和瑪斯喀維河畔夜景。

Lower Bethlehemi Church
喬治亞-提比里斯

「被稱為「耶斯比勒門教堂」、「聖聖索爾斯(聖童聖女)教堂」或「Koosanats Sourb Stepanos Vank」的「Lower Bethlemi Church」是位於老第比利斯納裡克拉堡城堡下方的14至19世紀的教堂。1868年至1870年間進行了重建,並被用作亞美尼亞教堂。1988年被改建為喬治亞東正教,從1989年至1995年間經歷了“喬治化”的嚴厲過程,所有涉及亞美尼亞宗教圖像的證據都被破壞或移走,並被喬治亞圖像取代。去除教堂原有亞美尼亞特色的修改措施包括:* 1990年拆毀一樓門戶以及大修院長Peprone的墓;* 1995年移除窗戶的鐵格欄,用磚牆覆蓋窗戶;* 1991至1993年間從教堂的桶身上移走亞美尼亞高浮雕;* 拆除西側山墻頂部;* 1990年從教堂內拆毀亞美尼亞「khachkal」;* 1990年將大理石十字架、祭壇石以及其他碎片安全轉移到聖傑沃爾軍大教堂;* 拆毀高祭壇及khachkal;* 拆除教堂北側牆上的洗禮池,安全轉移到聖傑沃爾軍大教堂;* 拆毀夫頂屋頂修復記載的亞美尼亞題字;* 拆毀有關司鐸小姐 Hripsime Begtabeguiantz 建築活動的亞美尼亞雕刻石板;* 拆毀有關 Ourdoubekiantz 夫婦建築活動的亞美尼亞雕刻石板;* 拆除有關於本堂二樓建築的亞美尼亞雕刻石板;* 拆除於1885年高士祭司 Evpimia Behboutiantz 舉辦的金屬螺旋樓梯碑;* 自1990年至1991年間拆毀教堂內其他亞美尼亞碑文;* 1990年拆除龍門前北側入口地底下大修院長 Peprosime Abamelikian 的墓穴牆壁上的記念石板;* 1995年 6月在改動後的北側入口上方增加喬治亞式壁畫。 老第比利斯亞美尼亞城區,聖Stepanos及兩個亞美尼亞教堂:聖母詩歌及聖喬治教堂的景色以及老第比利斯亞美尼亞城區備受注目的另一個視野,令人流連忘返。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