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Wat Nimmanoradi」是泰國曼谷落於潑史查龍河畔的泰國佛教寺廟,位於潑史查龍與邦奇區的界限,另一邊就是邦奇區,因此通常會把它混淆為邦奇區的佛寺。它的前身名為「Wat Bang Khae」,據信建於約1807年拉坦那科欣王朝時期初期。在拉瑪一世統治期間,「Wat Bang Khae」非常繁榮,之後又逐漸衰落了。1872年拉瑪五世統治時期,佛僧常(Chaeng)從「Wat Rakhang」轉讀而來,主持佛寺,並獲得清富貴人士「湯萬歐香瓜(Khun Tan Wanochakorn)及其太太「迪(Di)」的捐助,完全重新翻修了佛寺。翻修完畢後,佛寺就改以今日的「Wat Nimmanoradi」為名,並於1879年5月13日獲得「Wisungkhammasima」的榮譽。之後,新的具裝修落成時,又於1971年11月8日再次榮受「Wisungkhammasima」的榮譽。新的具裝大殿斜頂上也刻有泰國第九世國王「彼父拉(Phor Por Ror)」的泰國文書。建造僧舍的建築均以柚木做為材料,還有一座佛緣塔,內放有佛祖的神聖遺物,此塔於1974年建造完成,1980年12月7日王公公主「Maha Chakri Sirindhorn」也現身儀式擧升「Chatra」。具裝大殿內的主佛像,以「Māravijaya」的姿態屹立,是以多重真銅及鍍金的裝飾而成,名為「Luang Pho Ket Champa Si」。此外,還有諸佛如觀音菩薩、迦提阿耶等中國神像,可供供奉。「Wat Nimmanoradi」位在潑史查龍河畔,其與邦洛罵及瑞士康德(Khlong Ratchamontri)匯合處,毗鄰「Bang Khae Market」,自古以來就是一處市場及水路畔社區。現在它也經過翻新成為「Wat Nimmanoradee Floating Market」,成為「Phasi Charoen」區的景點之一,除了知名的「Wat Paknam Bhasicharoen」外。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