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位於北京市大興區的'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正式名稱為'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及'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是針對麋鹿研究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研究及應用、以及環境科普教育的中心。北京南海子曾是中國元、明、清三代的皇家獵苑,也是當時適合麋鹿飼養的地區,它曾是中國麋鹿的棲息地,及後也成為麋鹿在中國最後滅絕的地方。1985年,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在南海子麋鹿苑成立,於此飼養麋鹿的數量從開始的38頭,增加到約百餘頭,對極具歷史意義的麋鹿進行研究與保護。1998年被授予中國科協批准的全國首批科普教育基地,且2000年正式成立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2001年起,更於科普樓展出固定展覽“麋鹿滄桑”,展示了麋鹿的歷史滄桑、極具教育意義的世界滅絕動物墓地,以及有關宗教藝術的東方護生壁畫等。目前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已被證明是中國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首都十家“北京市環境教育基地”之一。位於北京市大興區的'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正式名稱為'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及'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是一個以麋鹿研究及保護、生物多樣性應用及環境科普教育為主的中心。這裡歷史悠久,曾是中國元、明、清三代皇家獵苑的麋鹿棲息地,1985年,在南海子麋鹿苑成立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從最初的38頭,飼養麋鹿增加到約百餘頭,並於1998年被授予中國科協批准的全國首批科普教育基地,2000年開設了有關宗教藝術的東方護生壁畫,展示麋鹿的歷史滄桑及世界滅絕動物紀念館,至今已被證明是中國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首都十家“北京市環境教育基地”之一。 位於北京的'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專注於麋鹿研究及保護、生物多樣性應用及環境科普教育,曾是中國元、明、清時期的皇家獵苑,為保護麋鹿於1985年在南海子成立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已被指明是中國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及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於 1998 年成立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展示極具教育意義的世界滅絕動物墓地及東方護生壁畫,對凋零的文化遺產展開了救護與研究活動。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