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Kagoshima Shrine位於鹿兒島縣峽口,是日本的一座神社,也是Engishiki中列出的2861座神社之一,為大隅之國最初的神社。它是用來祭祀護樂泉神大神,小玉姫神,中唄神皇和王神皇及王后神母的供奉神社,是一座別平神社。從古至今,它曾被稱作「大隅昭八幡宮」和「國分八幡宮」。供奉的神明為:本宮:大神護樂泉・小玉姫神;副宮:中唄神皇、王神皇及王后神母;根據傳說,神社於神代時代時創建,即神武天皇在位的時候,護樂泉的居所――高千代宮。公元708年,史稱「神社被遷移至現在所在的地方」;史凱大神社則安在原來的地方。另外,據說護樂泉的墓穴為「高屋野山之墓」,位於神社西北約13公里的地方;此外,據傳護樂泉於公元544年,在前神社的地面被生。因此,稱為「昭八幡宮」。根據傳說,「漢王大軍大王之女「得曰愛」,當朝日裡遍穿其波,七歲時懷孕而生一子;大魔禁民便存疑,於船上浮洳,令立上海若至則可宣要於該處;最終,船載到大隅之國,孫為八幡大神,傳承即偕家卷」所記,記載的國王為「碅王」,其女子的名字則為「八幡」。另有記載「八幡大神最初出現於大隅之國,後來又往宇佐,最終則停留於石水宮。從「三式」諸文中,可看到關於八幡神社正統的記載。根據傳說,鹿兒島八幡宮和宇佐八幡宮有過正統爭議,宇佐八幡宮惡殘地派出15名使者燒毀鹿兒島的八幡宮;當時,燒滅的黑煙中出現了「昭八幡宮」的兩個文字;為了詛咒使者,神祇就將他們放逐到水戶,最後13人相繼死去,當地的人民對死於異鄉的使者感到悲憤,在死者倒下的地方築起墳墓來安慰他們的靈魂。墳墓就在鹿兒島縣國分平原的北部;51度賽之墳墓歷史公園取名於這個傳說,位於神社東北部附近、近鹿兒島機場。有關宇佐差使的其他傳說,內容也有不同。根據可靠的歷史記載,首次提到神社,為安倉天皇統治時期所撰寫的Engishiki,列為「大隅之國桑原郡鹿兒島宮」,為八十一道行中許謙,大隅及薩摩所在的南九州區最高等級的神社。由於威望極高,鹿兒島神社曾有桑廃和斉松家族的許多著名神官。據說,到了平安時期,宇佐八幡宮便將八幡別次神社的神請到了鹿兒島神社,因此也被稱作「昭八幡宮」、「大隅昭八幡宮」及「國分八幡宮」。自十五世紀至江戶時代,神社受實磨家族的庇護,而在興禮改正後,神社高揚其等級,於1871年以「鹿兒島神社」登記;1874年再度提升,1895年提升至大宮。戰後,成為神聖宗教拝社的一部分,2021年11月19日,民俗文化審議會宣佈,本宮、神殿、參御殿和主宮等四處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2020年2月9日,正式公佈宣佈,此四處獲得重要文化財的指定。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