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佩羅烏斯大教堂('Katedral ng Montalto',又稱『聖瑪麗亞昇天和聖比託神父大教堂』)是米蘭提德爾馬凱省阿斯科裡皮內諾村鎮的主要羅馬天主教堂,致力於聖母昇天紀念。該教堂曾經,從1586年,是蒙塔羅教區的主教座位。1986年,蒙塔羅教區被收入現有的聖本篤德爾特朗普-裡巴塔提諾斯-蒙塔羅教區後,佩羅烏斯大教堂成為新教區的合稱大教堂。1965年,教宗保祿六世將其設為小聖堂。蒙塔羅教區是由1586年教宗西斯都五世創建的,並在教堂內建立了現在的墓穴。據說,教宗有意創建一條朝聖路線,由羅萊託聖堂開始(該聖堂藏有據說的聖體降臨地),並通過新的十字軍東徵向蒙塔羅增添聖墳聖殿的建築(據說聖墳是耶穌復活的地方),再繞了一個彎往羅馬,即基督的經營地。然而,這樣的十字軍東徵從未實現。墳穴早期就完工,原本是準備容納聖墳建築的。現在,該墓穴內有一尊裝飾器的“下葬”雕塑組合,是由Giorgio Paci所製作的。教堂建設持續了幾個世紀,直到17世紀才開始舉行彌撒。19世紀,意大利建築師路易斯·波雷蒂對教堂的入口半圓形門廊前面是一座小型廣場,兩側有半圓形噴泉池,和一個飛翼式銅雕,用以紀念戰爭犧牲者。街對面的主教宮更有一個教區博物館。俗稱「蒙塔羅的聖母」的繪畫,曾由紅樓主教阿萊山德羅·皮雷蒂委託畫家安尼巴萊·卡拉西製作,但是繪畫最終從未抵達該鄉。洗禮盂則是在1652年雕刻的。巨大的磚造立面有一個折衷的新古典主義設計,中間有三個圓形拱門,似乎象徵著一座凱旋門,兩側有拱柱,其上有柯林斯式的拱頂,中央的三角拱頂植於欄杆之下。教堂內部也反映外部的設計。中央有一條更高的桶著天花板正中通道,以及二個較低的通道,中間由沉重的柱子分隔,共有12個側間教堂。正中長廊的天花板由19世紀的畫家路易斯·芳塔納裝飾描繪。入口側右手邊的第一座教堂是洗禮堂,內有一幅佈景上畫有「基督受洗」的油畫,是由米開朗基羅·貝迪尼以巴洛克畫風製作。教堂最接近祭壇的祭臺左側有一個佈景,上面是「帶著蒙塔羅和聖比託和聖文安佐」的聖母畫像,是由彼得羅·路卡特利所繪。另外兩幅壁畫和長廊山水畫皆出自芳塔納之手。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
歐洲-歐鐵義大利火車通行證 Eurail Italy Pass義大利52+人有興趣TWD 6,143
-
羅馬-羅馬費米齊諾機場 (FCO)環亞機場貴賓室 Plaza Premium Lounge義大利51+人有興趣TWD 1,290
-
義大利佛羅倫斯| 烏菲茲美術館 Uffizi Gallery 快速通關門票&導覽義大利53+人有興趣TWD 2,395
-
歐洲-【歐來歐去】綠線─南法意式7日遊(巴黎出發)中文導遊,循環巴士瑞士、法國、義大利、琉森、坎城、蒙地卡羅、尼斯、巴黎、阿雷佐、佛羅倫斯、熱那亞、米蘭、比薩、羅馬、威尼斯、AREZZO、FLORENCE、GENOVA、PISA69+人有興趣TWD 28,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