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垵假砲(外垵餌砲)旅遊行程精選

熱門周邊景點、人氣旅遊產品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雄獅旅遊 旅遊資訊 亞洲 台灣 澎湖縣 外垵假砲(外垵餌砲)
天氣資訊
20°C
體感溫度:19°C 降雨機率:0% 風速:42.5 公里/時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外垵假砲(外垵餌砲)
台灣-澎湖縣
外垵假砲(外垵餌砲)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简体中文日本語English한국어位於外垵西方高地「西埔頂」,為日治時期興建並留存至今。根據大正9年(1920年)「澎湖島要塞建設要領書」所載,原預計於外垵社設置砲台以抵禦可能來自馬公要港之西側與南側海上進犯之敵軍,規劃以砲塔形式設置兩門35公分口徑加農砲並配賦200枚彈藥,為當時之大型岸防砲,惟1921年動工興建後,巧遇1922年美、英、日、法、義五大海權強國簽署抑制各國軍備競賽的「華盛頓海軍條約(The Washington Naval Treaty)」,因條約限制不得增加新的要塞與岸防工事,導致外垵社砲台被迫停工,但1923年日本陸軍省下令陸軍築城部在原址興建假砲塔並指定周邊為要塞地帶,企圖讓外界誤認為此處為條約限制前便已完成之防禦工事,日後再伺機以真砲取代假砲。但隨著各國航空戰力快速發展,易受空襲的固定式砲塔成為過時設計,後續澎湖島的岸防火砲轉為配置多門移動式火砲,故此處的假砲從未「成真」,於二戰期間也沒有被美國陸海軍列為優先空襲目標,陰錯陽差保存至今,成為見證澎湖戰史的象徵之一。資料來源: 澎湖Travel、現代本邦築城史,第二部,第十巻,澎湖島要塞築城史「澎湖島要塞建設要領書(大正9年8月19日参謀本部)」、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季刊「咾咕石」93期,「假餌--長期被誤解的澎湖外垵餌砲、五德餌砲」【建議停留時間】 0.5小時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天氣資訊
20°C
體感溫度:19°C 降雨機率:0% 風速:42.5 公里/時
Tourist Attractions 週邊景點推薦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