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Tan Yeok Nee大宅位於新加坡博物館規劃區的彭南道和克倫斯洛街的交界處,於2000年修復完成後,由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持有,到2019年,該建築已成為Amity Global Institute新加坡校區。該大宅的主人是出生於潮州籍的商人陳耀基,於1885年建成,是建於19世紀末的“四大宅”中唯一現存者。陳耀基出生於1827年,為脫貧,來到南洋貿易,後來也投資新山種植胡椒和香料,並擁有港口。他並與陳善豹(另一個潮州大亨)和福祿(臺灣鶴塌派首領)在當時的鴉片和酒類貿易中建立了合資公司。三年後,陳耀基移民到新加坡,在此建造了“行政衙門” 大宅。門裡不乏各國貨物,也擁有許多與資產有關的權利,他通過參與以上販賣和資產,積累了巨大的財富。陳耀基大宅是新加坡兩個現存傳統中式宅邸之一,另一座為克拉克碼頭的River House。陳活了75歲,他壽終於中國,老死不收八個孫兒,該大宅也隨之留給了他的八個孫子。20世紀初,當新加坡-柔佛鐵路修建時,這座大宅被收購用作Tank Road車站站長的住宅。1907年,政府將陳宅轉交英教會,會所將該大宅改建成St Mary's Home and School for Eurasian Girls,以20000新加坡元的價格收購。 1932年Home關閉後,它被改名為“Temple House”,並被用作招待所。1938年5月28日,救世軍將新加坡總部遷移至此大宅,出現和損壞於日本入侵期間(1942至1945年)的情況後,救世軍在接下來的幾年內花費了相當大的金錢修復和重建,1951年7月,由金森總督正式重開。1974年11月29日,陳耀基大宅和陳錫昌祠配合其他三個歷史遺址一同獲核定為國家紀念品,由於其典型的中式建築在新加坡迅速消失。 1991年,救世軍的總部遷移至由比蝦的新所在地後,該大宅被賣給Teo Lay Swee為了擴建他的鄰近賭馬廳酒店,但該計劃在Teo家族賣掉酒店後被放棄,原因是房子與其附屬建築物一起被Wing Tai集團以新加坡幣為代價收購。 Wing Tai投資於中進行修復工作,在2000年把該大宅出租給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但該校於2013年搬遷到香港,新加坡的最後一批學員於2015年畢業。該大宅至今所有權已更改數次,2007年, Wing Tai將大宅和旁邊重建的Visioncrest辦公樓出售給Union Investment Real Estate AG, ERC Holdings於2012年5月收購該大宅,2013年9月再被Perennial Real Estate Holdings低於價收購。 Perennial與北京中醫院共同於2017至2018年在該大宅方建立了Ming Yi Guan。 2018年,該大宅以新加坡幣上市,2019年Amity Global Institute將學校遷入大宅,2022年,該大宅已被印尼大亨Bachtiar Karim家族收購,學校繼續留址。陳耀基大宅佔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地空高度地區的克倫斯洛街,經過細心的研究,牆壁,瓷磚,屋頂,柱體,雕刻和陶瓷被恢復成一個世紀前的原始狀態,並融入現代設施設備,以便更配合現代的使用。前面和後面的部分朝東和朝西。門柱用大理石建造,雕刻有潮州陳耀基祖先的故事,後面有其特有的風格,特色的潮汕磚被包圍,主柱裝飾著金色雕飾,和大理石地板。精美的色彩五顏六色的瓷磚反映中國人的字符和動物,充滿歷史和文化的環境。陳耀基大宅是典型的潮州住宅,該結構展現陰陽融合,在屋頂頂部以金屬,木材,水,火和土為五行構成,設計師在整個建築設計中協調著五行的和諧與平衡,此獨特設計不僅增加了牆壁的藝術價值,也代表了興旺,智慧,長壽,健康和幸福的團結。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