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Kaymaklı 僧院位於土耳其的特拉布宗市,是一座廢棄的亞美尼亞使徒修道院。僧院原有教堂,西北角處有鐘樓,東南角有小教堂。它位於波茲特佩山頂上,距離特拉布宗市約三公里。從此處可俯瞰迪格利門德雷谷,古河皮克特斯流經此地,是通往東安納突利亞及其他地方的主要貿易路線。早在七世紀,就有亞美尼亞社區在特拉布宷生活。十三、十四世紀蒙古人侵略時,許多亞美尼亞家庭流離安那此處。然而,僧院的創建時間和起源仍不清楚。自至少十五世紀,該地已經有宗教社區存在,可能相距甚至也許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紀。僧院裡最古老的建築物可以追溯到1424年。在1461年,它被土耳其人洗劫和毀壞。十六世紀,重建的僧院成為亞美尼亞手稿的重要中心,用亞美尼亞文稱呼為「Ameneaprig Vank',意即「萬物救主修道院」。據說,奧斯曼蘇丹穆拉德三世曾在僧院裡吃過一頓由乳製品組成的餐。他確認僧院持有土地,因此僧院在土耳其被叫做「Kaymaklı',意思是「有賈邁克」,紀念那一場景。此前,它被稱為「Yesil Manastir',意即「綠色修道院」。僧院圍以30 x 40m的牆壁築成一個梯田,但現在牆壁幾乎完全瓦解了。僧院裡最古老的存留建築物是位於僧院東端的小教堂,門上的碑文顯示它是由俠客斯鐸芬斯許姆塞迪利於1424年建造的。教堂墻內也使用了早已被重新使用的神獸石碑。原來的建築群還包括一間禪堂、一座被稱為「牛奶噴泉」的噴泉、一座塔、已提及過的小教堂和一座長廊式修道院建築。主教堂為長方形,有三個殿堂和三個金字塔尖頂。主金字塔尖頂為五邊形。其建構時間不清,但據信已在12-13世紀時建於此地的希臘教堂存在遺跡的基礎上建造。主教堂原有的屋頂是木質建築,1929年已瓦解。1961年,當教堂開始被用作谷倉時,就安裝了一個重建的木質屋頂。由於氣候磨損,天花板再次坍塌,從2000年代末開始。現在,教堂已覆上金屬屋頂,以防止氣候損壞內部。曾有一個迴廊或禪堂位於教堂西端,但它完全消失了。教堂內部掛有繡花,描繪各種聖經圖型,據信它們是在17-18世紀繪製的。在西墻上有一幅由三塊組成的大壁畫,描繪了審判的圖像。教堂西北側存有一座遠高的鐘樓遺址,教堂南邊是一座層教堂遺址,該樓原有一個低樓層有石柱的門廊。直到1915年,它仍然是特拉布安多基多郡接受安拉索斯教宗控制的總管座位。當時,城市的亞美尼亞社區數量達3萬。1915年,僧院的正常功用被打斷,因為它被用作亞美尼亞人在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期間從特拉布安轉運到敘利亞的中轉站。俄羅斯佔領特拉布安後,亞美尼亞僧侶重返僧院,直到一段時間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可能是1923年。之後可能又發生過一次火災。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主教堂已經無頂,大部分鐘樓也毀掉了。現今,Kaymaklı 僧院是政府保護的建築物,僧院外觀上做了一些修葺,如安裝了金屬屋頂。目前,僧院不再使用,但任何人願意參觀者都可以前去參觀。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