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熱門旅遊提案

進階篩選 清除條件

篩選

目的地
已勾選: 0 / 200
  • 所有

  • 目的地

  • 景點

篩選條件(0)

目的地

北荷蘭省-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是荷蘭的首都和人口最多的城市,位於該國西部省份北荷蘭省。其市鎮人口約907,976人,市區人口為1,558,755人,包括周邊的城市區域組合的則為2,480,394人,阿姆斯特丹被通俗地稱為「北方威尼斯」,並因城市大量的運河景觀被指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阿姆斯特丹的名稱源於'Amstel dam'——一個位於阿姆斯特爾河上的水壩、即今水壩廣場址——這也表明了該城市的起源。12世紀晚期一個小漁村建於此,而後由於貿易的迅猛發展,阿姆斯特丹在荷蘭黃金時代一躍而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在那個時代,該城是金融和貿易部門主要的中心。19和20世紀,該城擴展,許多新的街坊與近郊住宅區形成。17世紀的阿姆斯特丹運河和 19-20 世紀的阿姆斯特丹防線因而成為城市中最富歷史價值的史蹟設施。 當代,阿姆斯特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多元文化的城市之一,擁有至少177個民族居住於此。城市的主要景點包括其歷史悠久的運河、國家博物館、梵谷博物館、市立博物館、隱士廬博物館、音樂廳、安妮·弗蘭克之家、海事博物館、阿姆斯特丹博物館、王宮、阿提斯皇家動物園、植物園、NEMO博物館、紅燈區和許多大麻咖啡店,並在2014年吸引了超過 500 萬國際遊客。.這座城市還以其夜生活和相關節慶及文化活動而聞名;其數家夜總會也躋身世界最著名的夜總會之列。阿姆斯特丹的主要景觀,則是以其豐富的藝術遺產、精緻的運河系統和帶有山牆立面的狹窄房屋而聞名;並保存完好17世紀黃金時代的建築,整個城市分佈著許多自行車道和車道,因此騎自行車也是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 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現代」證券交易所。這使阿姆斯特丹成為荷蘭的商業首都和歐洲頂級金融中心之一,依照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網絡所公佈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阿姆斯特丹屬於ALPHA級別的國際都市。這座城市也是荷蘭的文化之都。許多大型荷蘭機構的總部都設在該市,包括飛利浦、阿克蘇諾貝爾、Booking.com、TomTom和ING等。此外許多世界級企業都在阿姆斯特丹設立了歐洲總部,例如Uber、Netflix和特斯拉。2022年,阿姆斯特丹被經濟學人信息社評為全球第九大宜居城市,並被美世諮詢評為全球環境和基礎設施最佳居住城市第12名。在第一太平戴維斯於2019年報告中,該市是全球排名第4位的科技城市,在澳洲創新機構2thinknow在2009年創新城市指數中則排名 3。阿姆斯特丹港是歐洲第五大港。史基浦機場則是是荷蘭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也是歐洲第三繁忙的機場和世界上第11最繁忙的機場。 阿姆斯特丹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紀時的漁村。人們曾在附近阿姆斯特爾河上建築水壩,阿姆斯特丹就得名於此。原來的名字“Amstelredam”,意指“阿姆斯特爾水壩”。17世紀是阿姆斯特丹歷史上的“黃金時代”。阿姆斯特丹是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和銀行業中心。 城市建立和初期發展 在上個千年之初,一些冒險者乘著由挖空的原木做成的船從阿姆斯特爾河順流而下,並在河周圍的沼澤溼地之外修建了堤壩。“阿姆斯特丹”這個詞最早於1275年10月27日被記錄在冊。當年,荷蘭伯爵免除了通過這座大壩的費用。史料將最早居住在大壩周邊的居民叫做“homines manentes apud Amestelledamme”。到了1327年,這個名稱演化為“Aemsterdam”。與奈梅亨、鹿特丹與烏得勒支等更古老的荷蘭城市相比,阿姆斯特丹的歷史相對比較短暫。2008年10月,歷史地理學家克里斯·德·邦特聲稱,早在10世紀,阿姆斯特丹周邊的土地就已經存在開墾的痕跡。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當時該地區已經被開墾。肥沃的土地可能尚未有人耕種,這可能是生產泥炭所留下的痕跡。 阿姆斯特丹於1300年被正式授予城市資格。從14世紀起,阿姆斯特丹開始蓬勃發展,這主要歸功於與漢薩同盟的貿易。1345年,卡爾弗街成了市民朝聖的地方,直到新教成為了荷蘭的國教。這些朝聖禮儀現今已經不存在,只剩下當時那些華貴的服裝供後人瞻仰。 1538年繪製的阿姆斯特丹圖 16世紀,由於當時統治荷蘭的西班牙王室開始推行新的稅收政策,以及建立迫害新教徒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荷蘭人開始反抗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和他的繼任者。新興資本孕育出了一大批新教徒,再加上加爾文教徒們開始反抗,這場起義不久升級為“80年戰爭”,並最終促成了荷蘭的獨立。起義的領袖,“值得讚美的奧蘭治拿騷的威廉”宣佈荷蘭北方8個省獨立為荷蘭共和國,他也成為了第一位荷蘭皇室成員。他推行了一系列較為寬鬆的宗教政策,使得伊比利亞半島的猶太人、法國的胡格諾派、佛蘭德斯的富商和印刷工,以及來自西班牙控制的低地國家的經濟與宗教難民在阿姆斯特丹找到了安全的棲身之所。佛蘭德印刷工的湧入以及對各種思想的包容使得阿姆斯特丹成為了歐洲的自由出版中心。 黃金年代 17世紀的水壩廣場 荷蘭黃金時代末期的大議長安東尼·海因斯。18世紀頭二十年的荷蘭領袖,是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靈魂人物,任期內見證聯省共和國最後的輝煌與衰落 17世紀被認為是阿姆斯特丹的黃金年代。荷蘭商船從阿姆斯特丹開往波羅的海、北美洲和非洲,以及今天的印尼、印度、斯里蘭卡和巴西,由此構建了世界貿易網絡的基礎。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荷蘭西印度公司發行的大量股票為阿姆斯特丹商人所擁有。這兩個公司所奪得的海外屬地後來演變為了荷蘭的殖民地。阿姆斯特丹也在此時成為了歐洲航運和世界融資的中心。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阿姆斯特丹辦公室開始出售自己的股票,併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然而,從18世紀開始,阿姆斯特丹的繁榮開始褪色。荷蘭與英國和法國之間的戰爭,打擊了處於巔峰的阿姆斯特丹。後來,荷蘭被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軍隊所佔領。直到1815年,擺脫法國統治的荷蘭與現在的比利時和盧森堡組成荷蘭王國,這座城市才迎來了發展的第二次春天。 19世紀末期也被稱作阿姆斯特丹的第二個黃金年代。該市新建成了一些博物館、中央車站以及阿姆斯特丹音樂廳。與此同時,她也迎來了工業革命。阿姆斯特丹-萊茵運河的成功開掘也是這座城市直接連接到了萊茵河;同時北海運河也縮短了城市與北海的距離。兩項工程極大地促進了與歐洲及世界其他地方的商業交流。1906年,作家約瑟夫·康拉德用“ 海之鏡 ”精闢的從海邊眺望阿姆斯特丹的景象。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該城市的規模開始拓展,建立了一些新的郊區。 1900年運河景色 世界大戰期間 儘管在一戰中荷蘭保持了中立,但阿姆斯特丹還是遭受了食品和燃料的短缺,甚至由此還發生小規模的暴亂,並造成了人員的傷亡。這次暴亂被稱為“”。人們開始搶劫商店和倉庫,以獲得生活必需品,主要是食品。 1940年5月10日,納粹德國入侵荷蘭。德國人在阿姆斯特丹建立了納粹政權並開始迫害猶太人。一些市民冒著極大的風險庇護猶太人,但最終超過十萬荷蘭籍猶太人被關進集中營。其中最著名的受害者,就是死在伯根-貝爾森集中營的安妮·弗蘭克。只有5000名左右的荷蘭籍猶太人倖免於難。二戰末期,阿姆斯特丹與其他地區的通訊完全中斷,食品和燃料也極度短缺。許多市民湧入農村避難。狗、貓、生甜菜以及鬱金香球根都被人們當作食物充飢。阿姆斯特丹的許多樹木被市民砍伐當作柴火;猶太人的房子也被拆掉,其中的木料也被一搶而空。 戰後的發展 阿姆斯特丹地鐵 二戰後,阿姆斯特丹市郊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許多公園和廣場建於市郊,新的居民住宅也在那裡建立,一般擁有更為寬敞明亮的空間、花園以及陽臺。由於兩次世界大戰的消耗,當政者和其他有影響力的人物試圖重新規劃阿姆斯特丹。辦公大樓的需求與日俱增;而由於汽車逐漸進入尋常百姓家,對新建道路的需求也大大增加。1977年,阿姆斯特丹興建了第一條從市中心通往的地鐵。更長遠的規劃則是建設一條連接中央車站、市中心與城市其他地區的高速路。 戰前的猶太人聚居區後來逐漸被拆除。一些窄小的街道,如猶太大街,因為需要拓寬的緣故,原來的老房子大多遭到拆除。大批拆除老建築也激怒了一部分市民,並最終引發了“”。後來,市民的示威收到了效果,街道的拆除擴建被終止,只會在地下繼續修建地鐵,這也很大程度上保護了老建築和城市風貌。新的市政廳就建立在幾乎完全拆毀的滑鐵盧廣場上。與此同時,大量旨在恢復城市中心風貌的私人機構建立起來。儘管他們的努力在今天看來已經有了不錯的成效,城市的風貌得到了恢復,但他們的工作仍在延續。現在市中心已經基本恢復了她黃金時代的原貌,並且成為了城市歷史保護區。這裡許多建築已經被劃為文物,其中如荷蘭運河等正在申報世界遺產。 阿姆斯特丹的衛星圖像 作為北荷蘭省的一部分,阿姆斯特丹坐落在荷蘭的西北部,與烏德勒支省和弗萊福蘭省相鄰。阿姆斯特爾河在市中心分流進許多小運河,最終流入了艾灣。阿姆斯特丹平均海拔為2公尺。城市主要地形是平原,西南部是一片人造森林。北海運河將阿姆斯特丹與北海連接起來。 阿姆斯特丹及周邊地區已經高度城市化。該市面積為219.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457人,房屋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275間。該城市林木覆蓋率達到12%。 阿姆斯特丹氣候宜人,天氣情況主要受到來自北海的氣流影響,屬於終年溫和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冬季氣溫溫和,很少低過0 °C。按照美國農業部最新的評級,處於歐洲大陸北端的阿姆斯特丹及北荷蘭省大部分地區屬於9級抗寒區。遭受來自歐洲大陸、斯堪的那維亞、俄羅斯以及西伯利亞的寒流侵襲的少數地區可能出現霜凍。由於阿姆斯特丹三面環水,並且具有很強的熱島效應,夜間氣溫很少低過-5 °C,但是25公里外的東南市郊希爾弗瑟姆,最低氣溫可達-12 °C。夏季溫暖但不炎熱。八月平均最高氣溫僅有22 °C,超過30 °C的高溫一般來講只有3天左右。該城市平均每年有約175天降水,但年平均降水量只有不到760公釐。雨季一般從10月到次年3月,降水方式以小雨為主。極少數情況下,該城市會遭受暴風雨。 阿姆斯特丹分為7個行政區域。毗鄰迪門和阿姆斯特爾芬。 概況 阿姆斯特丹行政區域圖 一般人們所說的阿姆斯特丹僅指市區部分,有些偏遠的鄉村並沒有算在阿姆斯特丹的範圍之內。阿姆斯特丹一般來講分為三個範疇:阿姆斯特丹都市圈、大阿姆斯特丹和阿姆斯特丹市區。阿姆斯特丹統計局的統計範圍一般指的是城市市區和兩個城市郊區。 按照2006年的統計數據,該城城區人口大約為742,981人;整個都市圈人口大約為1,021,870人;包含7個區域的大阿姆斯特丹人口則為1,211,503人;再加上人口稠密的贊斯塔德區,這些區域總共約有1,468,122人;而包括阿姆斯特丹在內的蘭斯塔德地區則有人口6,659,300人。 市政府 就像所有的荷蘭城市一樣,阿姆斯特丹的行政當局是由市長領導的市政府和市議會組成的。然而,與其它城市不同的是,雖然城市分為7個區,但是由於實行統一的行政制度,所以執政效率較高。市政府的活動是由各區負責具體執行的,7個區域有自己的民選議會。 2010年5月1日,阿姆斯特丹正式執行在2009年由市議會通過的“精簡城市行政區劃”的決議。城市行政分區由原先的15個縮編為7個。 國家政府 現行的荷蘭王國憲法第2章第32條規定:「國王的加冕儀式在首都阿姆斯特丹 舉行。」而以前的憲法並沒有明確將阿姆斯特丹稱為首都。事實上,除去1808年到1810年,荷蘭政府、國會和最高法院一直設在海牙,各國的使領館也均位於海牙。除此之外,阿姆斯特丹也不是所在的北荷蘭省的首府。 阿姆斯特丹是荷蘭金融商貿之都。她也是歐洲乃至世界上最好的國際貿易都市之一。她在一項排名中位列第五,排在倫敦、巴黎、法蘭克福和巴塞羅那之後。許多荷蘭的大型企業和銀行都把它們的總部設於阿姆斯特丹,其中包括荷蘭銀行、飛利浦、阿克蘇諾貝爾、ING集團、皇家阿霍德、海尼根和綠色和平組織;另外,包括荷蘭皇家航空和畢馬威等知名跨國企業也將它的全球總部設立與該市南邊的阿姆斯特爾芬。 雖然很多小公司仍在坐落於老運河附近,但是更多的公司選擇在市中心之外建立。成為了新的金融和法律樞紐。該區域不僅座擁荷蘭前五大律師事務所,而且還擁有包括波士頓顧問集團以及埃森哲公司在內的多家諮詢機構。阿姆斯特丹世界貿易中心也坐落於此。 這座城市還有三個小型金融區。其中一個位於阿姆斯特丹斯洛特迪克火車站附近。包括電訊報等幾家報業公司、大眾運輸公司與荷蘭電報公司位於此地。第二處位於阿姆斯特丹球場周邊。而第三處則在阿姆斯特爾河車站附近。阿姆斯特丹最高的建築,就是飛利浦的總部,倫勃朗大廈。 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現今已加入泛歐交易所,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證券交易所,而且是歐洲最大的交易所之一。它坐落在市中心水壩廣場的旁邊。 安妮之家 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是市民南下的必經之路。而達姆拉克大街是通往羅金街的主要道路。而城市裡最古老的地區是德瓦倫。它位於達姆拉克大街東側,著名的紅燈區也位於此處。而它的南部就是猶太人聚居區——滑鐵盧廣場。環繞於市中心的,就是始建於17世紀的荷蘭運河。越過荷蘭運河就是原先基層的聚居區。 運河 精心的城市規劃造就了現在阿姆斯特丹的運河系統。17世紀早期,人們就開始營造以IJ灣為核心的半圓形運河系統。著名的荷蘭運河就是為了發展居民區而興建的,它主要分為紳士運河、皇帝運河與王子運河三部分。而第四運河辛厄爾運河主要是為水管理和城市防禦而修建。防禦工事主要修建於城門附近,是由護城河以及防禦堤壩構成。 工程開始於1613年,由東向西延伸,跨越整個城市。歷史學家黑特·馬柯形容其像一個巨大的雨刷。南部工程於1656年竣工。隨後,居民區的建設也緩慢開展,但是東部城區的輻射阿姆斯特爾河與IJ灣運河計劃卻從未得到實施。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這些地區被用來興建公園、敬老院、劇院和其他公共設施,卻沒有興建水利。 如今,一些運河已經被改建成了街道。 擴建 在運河建成之後的兩個多世紀裡,阿姆斯特丹並沒有擴建。而擴建的第一個實施者就是薩穆埃爾·薩法蒂。當時他希望把阿姆斯特丹建設成下一個巴黎或倫敦。他計劃在荷蘭運河之外,建設新的房屋和公共設施。更主要的目的,是通過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來改善市民的健康狀況。雖然該計劃並沒有很大程度上拓展城市規模,但這的確帶給阿姆斯特丹一些大型公共建築。 在薩法蒂之後,範·尼夫特里克和卡爾夫規劃了市中心周圍的環狀地帶。而這些環狀地帶後來大多用於建造工薪階層的住所。 20世紀,隨著人口的增加,城市急需得到拓展。人們提出了兩套方案,以建設一個前所未有的阿姆斯特丹,其中第一套方案的設計者名叫亨德里克·伯爾拉赫,他的方案指出,應該設計一系列的社區,以供各個階層的市民居者有其屋。 二戰後,城市的西部、南部和北部建設了大量新社區。新社區的建立不僅解決了城市住房短缺的問題,並且為市民提供了現代化生活的便利。 建築 20世紀早期阿姆斯特丹學派建築 阿姆斯特丹擁有悠久的建築歷史。其中最古老的建築當屬貝居安會院。它竣工於1425年,是阿姆斯特丹僅存的兩座純木質建築之一。它也是阿姆斯特丹少見的哥特式建築。從16世紀開始,磚石建築逐漸取代了木質建築的地位。這個時期的很多建築都帶有明顯的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後來,在亨德里克·德·凱澤的指導下,阿姆斯特丹迅速樹立了獨特的文藝復興建築風格。其中最著名的建築是由凱澤設計的西教堂。17世紀,巴洛克風格建築在歐洲風行。這也正是阿姆斯特丹的黃金年代。雅各布·範·坎彭等建築師領導了這一建築潮流。其中菲利普·文布恩斯為這座城市的商人設計了房屋。阿姆斯特丹最著名巴洛克式建築是建於水壩廣場的王宮。而18世紀的建築很大程度上被法國風格所影響。 1815年前後,建築師開始打破巴洛克式建築的桎梏,開始轉向設計多種全新風格的建築。大多數新哥特式建築建造於那個時代。而在19世紀末,隨著新藝術風格的流行,更多這類風格的新建築落成。這個時期阿姆斯特丹的規模迅速擴張,但新城區的建築風格和老城區保持了一致。在博物館廣場附近的房屋就是新藝術風格的最好代表。在那個時期最後一種流行的建築風格是裝飾藝術。而阿姆斯特丹的裝飾藝術風格也自成一體,它的傑出代表就是阿姆斯特丹學派,其中城市一些區域整體建築風格都是如此。阿姆斯特丹學派建築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建築外牆都具有絢麗的裝飾,門窗的形狀都很奇特。 20世紀建造的新藝術風格建築一般分佈在市區周圍,但現在市中心也出現了這種風格的建築。而更富歷史氣息的建築大多在市中心,比如運河旁的商鋪。 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車 阿姆斯特丹市區內的運河一景 阿姆斯特丹鼓勵市民利用自行車出行,很多道路都配有自行車道和停車處}-。據2006年的統計數據,該市約有465,000輛自行車。然而自行車被盜的現象也比較普遍,在2005年,大約有5,400輛的自行車被盜。市民的日常生活也離不開自行車,哪怕像接孩子上下學和購買食品這樣的小事。各種各樣的自行車都可以在阿姆斯特丹找到,比如公路自行車、山地自行車,甚至比賽用自行車。阿姆斯特丹的交通狀況還是比較安全的,2007年,有18人不幸在交通事故中遇難,相比之下,該市有26人死於謀殺。 當局並不鼓勵駕車出入市中心。在市中心,停車費}-是十分高昂的,而且市區一些道路禁止機動車駛入,而另一些則是單行道 此外,市政府透過 'Autodelen' 與 'Meerijden.nu' 兩個網站贊助市民自發的汽車共享及汽車共乘。 阿姆斯特丹的公共運輸系統主要包括地鐵、公共汽車和有軌電車。目前有15條阿姆斯特丹有軌電車線路正在營運,一些新的線路也在規劃中;阿姆斯特丹地鐵有5條地鐵線路正在營運,其中原地鐵51號阿姆斯特丹南站以南區間正在改建中;從IJ灣到北阿姆斯特丹有三條搭載行人和自行車的免費渡輪,從城區往東、西部的海岸有兩條收費渡輪通行。同時,運河上還有水上計程車、水上巴士以及遊輪搭載市民去他們想去的地方。 1932年,阿姆斯特丹成為了荷蘭公路網的樞紐。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只有A1、A2和A4按照原先的計劃完工。1970年,為了保護“綠色之心”,A3高速路被取消。通往北贊丹的A8公路和A10在1968年到1974年相繼開通。A10環路將城市周邊與荷蘭國家高速公路網連接起來。人們可以經由連接A10的18條高速路去荷蘭的其他地方。自行車可以在其中的大部分道路上通行。除去A1、A2、A4、A8之外,A6和A7也是通往阿姆斯特丹的主要快速路。 阿姆斯特丹擁有9座火車站。5座用於長途客運,4座用作本地客運。此外“歐洲線”長途汽車也從阿姆斯特丹發往歐洲各地。由於阿姆斯特丹東南為阿姆斯特丹的飛地,聯絡阿姆斯特丹東南地區阿姆斯特丹拜爾默梅爾競技場站與主城區路線上經過的與,及西南部阿姆斯特丹斯希普霍爾機場站也常被視為阿姆斯特丹地區的車站。 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也是一座國際中轉站。這裡有通往奧地利、白俄羅斯、比利時、捷克、丹麥、法國、德國、匈牙利、波蘭、俄羅斯和瑞士的常規線路。大力士高速列車直接連接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斯希普霍爾機場-海牙-鹿特丹-安特衛普-布魯塞爾-巴黎。方便快捷的高速火車適合於想去比利時或巴黎旅行的乘客。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的車行時間為2小時44分鐘,阿姆斯特丹-巴黎的車行時間為4小時13分,每日從阿姆斯特丹發車多達8次。 從中央車站到斯希普霍爾機場只需要20分鐘時間。按乘客流量計算,它是荷蘭第一大、歐洲第六大和世界第十二大機場。每年大概有4,600萬遊客經過這裡。2006年,史基浦機場是世界上第三繁忙的國際空港。 荷蘭的文化中心:管弦樂團、芭蕾、劇場、博物館、美術館和兩所大學。其中荷蘭國家博物館和凡·高博物館是這裡最著名的博物館。阿姆斯特丹音樂廳及其管弦樂團都享有盛名。 荷蘭國家博物館 16世紀晚期,舉行了協會間的詩歌與戲劇比賽。1638年,阿姆斯特丹建立了第一座劇院。而1642年,芭蕾舞第一次走進了這裡。18世紀,法國劇院又在這裡流行。意大利和法國歌劇在1677年傳入這裡,而後來德國歌劇又在18世紀登陸該市。19世紀,通俗文化,尤其是雜技表演和音樂又流行開來。1812年,德里希·尼古拉斯·溫克爾在這裡發明了歐洲古典樂十分重要的樂器—節拍器。19世紀末,荷蘭國立博物館建成。1888年,荷蘭王家音樂廳樂團組建。隨著20世紀的到來,電影、廣播和電視也逐漸走入該城。SBS 6電視臺總部就設在這裡。 博物館 博物館廣場彙集了大多數主要的博物館。它坐落於城市南方,是該城市最大的廣場。它是在19世紀末期為舉辦世界博覽會而興建的。廣場北部是巨大的荷蘭國家博物館。博物館前是一個長的長方形人造池塘。冬天的時候,這裡可以作為一個溜冰場。廣場西部是梵高博物館及市立博物館。廣場南部是範·巴爾勒大街,這也是通向廣場的主要道路。阿姆斯特丹音樂廳就坐落於此。廣場幾乎全部被草坪覆蓋,只有北部的小路是石子鋪成的。1999年,廣場完成了改造,成了如今的樣子。夏天,這個廣場會承辦一些露天音樂會。由於有很多市民對廣場現在的外觀不甚滿意,所以該廣場計劃於2008年再度改造。 '夜巡' 林布蘭 荷蘭國家博物館陳列了大量荷蘭藝術作品。它於1885年開館,現在館藏大約100萬件展品。 畫家林布蘭是和這座城市聯繫最緊密的藝術家之一,他和他的學生的作品大多被收藏在國家博物館。他的名作《夜巡》是該館的鎮館之寶之一。該館還收藏了諸如揚·弗美爾、弗蘭斯·哈爾斯、費迪南德·波爾以及保盧斯·波特的作品。該館還收藏了許多裝飾藝術作品。目前,博物館正在擴建,只有一側展館對外開放,新館將於2012年至2013年竣工開放。 梵高曾經短暫居住在阿姆斯特丹。這座博物館是該片區域中少數幾個現代建築之一,是由赫裡特·裡特費爾德設計的。所有的展品都由博物館永久收藏。1999年,博物館建造了一座名叫“表現之翼”新樓,這座大樓是由日本設計師黑川紀章所設計的,主要用來展示那些臨時展品。像《吃馬鈴薯的人》等一些著名的畫作現在都藏於該館。而梵高博物館也是全市參觀者最多的博物館。 梵高博物館旁邊是市立博物館。這座博物館與廣場是同一時期的產物,目前藏有皮特·蒙德里安和卡雷爾·阿佩爾等藝術家的作品。與國家博物館一樣,市立現代藝術博物館也正經歷大規模的擴建。博物館大廳將從廣場一直延伸到保盧斯·波特街。2009年,博物館將重新開放,目前,該館臨時寄居在中央火車站附近的一所舊郵局裡。 博物館廣場以外還有其他一些博物館,有些規模很小,比如安妮·弗蘭克之家,有些則規模很大,比如阿姆斯特丹博物館。這些博物館幾乎都位於市中心附近。 教育 阿姆斯特丹有兩所大學:阿姆斯特丹大學與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其他的高等學府還包括:以及其他一些高等專業學校。阿姆斯特丹社會歷史國際學院是世界上最大的關於社會史的記錄和研究機構,尤其是歷史上的勞工運動。始建於1638年的阿姆斯特丹植物園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園之一,其中陳列了許多稀有的植物,包括整個拉丁美洲的咖啡標本。 阿姆斯特丹擁有完善的初等教育系統。其中一些學校的教育方式比較獨特,比如蒙臺梭利學校。也有一些是教會學校,原先主要是天主教和新教建立的,後來隨著穆斯林的遷入,伊斯蘭教學校也開始出現。在城市南郊也有一些猶太教學校。 中等教育也比較不錯。阿姆斯特丹有三類不同的文法學校,其中一部分會教授古典希臘語和拉丁語。雖然直到現在都有一語法學校過時且流於精英主義,但最近仍有一批語法學校獲得復甦。 演出 音樂 喜力音樂廳位於阿姆斯特丹球場附近,是一個大型流行音樂演出場所。許多國際知名藝人曾在此演出。另外兩個經常舉行演出的地方名叫帕拉迪索和銀河,它們都位於萊頓廣場附近,主要上演獨立搖滾、嘻哈和節奏布魯斯等風格的音樂。 阿姆斯特丹音樂廳內景 阿姆斯特丹的王家音樂廳樂團在世界上享有盛譽。他們的主演奏廳就是阿姆斯特丹音樂廳。評論家認為這座音樂廳是世界上聲音效果最出色的音樂廳之一。它由三座音樂廳組成。每年在這裡大概上演800場音樂會,大約有850,000名觀眾在此聆聽音樂。 市政歌劇院是市政廳與歌劇院兩座建築的合稱,位於早期猶太人聚居的滑鐵盧廣場和阿姆斯特爾河附近。這座歌劇院於1986年正式對外開放。 戲劇 阿姆斯特丹最主要的劇院是位於萊茲廣場的。它建成於1984年,大多數劇目在大廳上演,其中包含很多種類的戲劇。這座劇院目前也在修繕之中。 荷蘭在餘興節目方面有悠久的歷史,最初的歷史可追溯到1930年代。 1993年,隨著喜劇火車和兩個團體的建立,阿姆斯特丹的新派喜劇也隨之誕生。喜劇火車是一個系列喜劇,該劇最初是在喜劇咖啡館上演,後來搬到到一個叫做Toomler的地方繼續演出。許多現在在荷蘭大名鼎鼎的喜劇劇目都和他們有一定淵源。 爆發芝加哥是與科特·萊茲大街上的一個劇院一同建立的,而四年後那裡已經成為了糖廠俱樂部。1998年,他們來到萊茲廣場劇院繼續演出。 喜劇咖啡館和喜劇劇院也是不錯的觀看喜劇的地方。 夜生活 阿姆斯特丹也因為她充滿活力以及與眾不同的夜生活而著名。最主要的兩個夜生活廣場是萊頓廣場和倫勃朗廣場。 阿姆斯特丹有很多咖啡館。他們的規模有大有小。若隱若現的燈光和燭光使得傳統的棕色咖啡館給人一種古色古香的感覺。夏天的時候,很多咖啡店會擺出大排檔。這時候最常見的景象是一廣場的大排檔以及享用啤酒或葡萄酒的人們。 阿姆斯特丹多元的文化使這裡擁有各種各樣的餐館。從小飯館到豪華餐廳都可以找到。荷蘭許多最高檔的餐廳也彙集於此。 阿姆斯特丹也有許多迪斯科舞廳。大部分舞廳都坐落在倫勃朗廣場和萊茲廣場附近。帕拉迪索、銀河以及糖廠這樣的大型夜店也會有迪斯科舞場。但舞廳的典型代表是“逃離”俱樂部和“家”,除此之外“巴拿馬”和“力量地帶”也較有名。 雷古里爾大街是該城市主要的同性戀大街。 女王日盛況 節日 阿姆斯特丹是座“節日之都”。2007年在該城市總共舉行過約140次節日慶祝活動。 大多數慶祝活動在女王日、同性戀自豪日和期間舉行。2013年以前,每年的4月30日,女王日那天,大約有十萬人左右走上街頭慶祝。大多數城區都會開辦自由市場,並舉行各種演唱會,到處都是人頭攢動的景象。2013年荷蘭新國王威廉-亞歷山大·克勞斯·喬治·費迪南德繼位,改成每年4月27日的國王日慶祝。 8月的第一個週末,同性戀自豪日大遊行期間,在城市運河上都會有長長的船隊載著狂歡的人群到處遊樂,狂歡會一直持續整個週末。文化季一般在8月底舉行,為期三天,會有各種詩人和音樂家的表演。 體育 俱樂部 所屬聯賽 體育項目 主場 成立年份 榮譽 阿賈克斯 荷蘭甲組足球聯賽 足球 阿姆斯特丹球場 1900年 4屆歐洲冠軍聯賽冠軍 阿姆斯特丹上將 歐洲美式足球聯盟 美式足球 阿姆斯特丹球場 1995年 1屆世界盃冠軍 阿姆斯特丹曾經於1928年舉辦過第九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目前唯一一個荷蘭城市舉行過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該屆奧運會亦是首次在奧運會期間點燃奧運聖火。 阿姆斯特丹是荷蘭足球甲級聯賽球隊阿賈克斯的所在地,主場位於阿姆斯特丹球場。阿賈克斯被譽為荷蘭足球歷史的代表,不單曾經奪得過歐洲三大盃賽,並且曾經兩度成為洲際杯冠軍。阿賈克斯出產的多名優秀荷蘭球員,往往成為荷蘭國家足球隊的核心球員,包括約翰·克魯伊夫、範·巴斯滕、博格坎普、派屈克·克魯伊維特等。 的主場是夏普·艾登冰球場,他們代表這座城市參加荷蘭冰球聯賽。 阿姆斯特丹海盜隊代表阿姆斯特丹參加荷蘭棒球聯賽。而這座城市擁有三支曲棍球隊,以及一隻參加荷蘭籃球超級聯賽的阿姆斯特丹隊。 紅燈區 紅燈區 '德瓦倫',是一個合法賣淫的指定區域,也是阿姆斯特丹最大和最著名的紅燈區。它由道路與小巷的網絡組成,在這些街巷內是數百座小的單間公寓,由女性性工作者租賃,她們在特以紅燈照亮的窗戶或玻璃門後面提供服務。該區域也有許多性用品商店,性劇院,西洋景,一家性博物館,一家大麻博物館,以及許多提供各種大麻製品的大麻咖啡館。雖然遊客中有26%會來此區“看看”,但妓院數量仍然日趨下降,以至於商會發出了警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北京' *加拿大 加拿大 '多倫多' *英國 英國 '曼徹斯特'
科默韋訥區-新阿姆斯特丹

新阿姆斯特丹

'新阿姆斯特丹'是一個17世紀荷蘭在曼哈頓島南端成立的殖民地,作為新尼德蘭殖民政府所在地。不久成為阿姆斯特丹堡外面的殖民區。該城堡位於曼哈頓島戰略性的南端,以保護在北河的荷蘭西印度公司的皮草貿易。1624年新尼德蘭成為荷蘭共和國的延伸省分,次年建立的新阿姆斯特丹則成為該省的省會。 到了1655年,新尼德蘭的人口增長至2000人,一半為尼德蘭源,另一半分別來自西屬尼德蘭、法屬尼德蘭、日耳曼、瑞典、挪威、芬蘭、葡萄牙以及歐洲其他地區,當中1500人住在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以前,新尼德蘭的人口在9年間暴增至近9000人,2500人住在新阿姆斯特丹,1000人住在橙堡,其餘則住在其他城鎮和村莊。其中新哈勒姆市即為今日之紐約哈林區。 新阿姆斯特丹在1664年9月8日被英格蘭佔領後,為了紀念英國的約克公爵而更名為紐約。1665-1667年第二次英荷戰爭以後,英格蘭與尼德蘭聯合省同意維持佈雷達條約現狀。英格蘭保留了珍貴的曼哈頓島,荷蘭放棄對城鎮和殖民地其餘部分的聲請,而英格蘭放棄了對荷蘭東印度控制的倫島的主權聲索,確認荷蘭對班達群島的控制。曾經是新阿姆斯特丹的地方現已成為曼哈頓南部的一部分,因為當時城市仿照阿姆斯特丹而規劃,如今曼哈頓的一些地名仍可看出影響。運河街,水街等均為新阿姆斯特丹曾經的運河所在地。華爾街,或牆街,即是新阿姆斯特丹的北城牆所在地。

景點

英格蘭-東薩塞克斯郡

阿姆斯特丹號

埃姆斯特蘭號是一艘18世紀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貨物船,它由1602年創立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阿姆斯特丹造船廠所開建。該船的號航程於1749年1月8日由特塞爾開始,目的地為巴達維亞,但在1749年1月26日,在英國海峽遭遇風暴而沉沒。1969年,船體在曼斯特郡Bulverhythe海灣的低潮時被發現,有時於低潮可見。發現此船體的是William Press Group興建廢水排放工程的吉米·楊,他的家鄉離開時,有多餘時間來充補流言在外一聞。他改裝挖掘機破壞了船頭,被倫敦博物館指責,但他卻因此開啟了進一步形式的搶救行動,對理解當時生活有很大的幫助。考古學家彼特·馬斯登於1974年2月5日對此殘骸正式做出保護措施,並且有VOCAmsterdam基金會與舊式裝備的架子框架對此殘船進行深度研究與採摘,而很多所蒐集的物品現已可以在哈斯辛斯特的沉船博物館中見到。在阿爾姆斯特蘭也有復製品,是由300位志願者於1985年到1990年間,使用現代化及當初的工具在Zouthaven,靠近荷蘭海洋博物館開建的。就如荷蘭政府仍持有剩餘部份,保護船體並開啟了研究,有希望將全部船體抽出以供修復與展示,就像瑞典的華薩宮舉,或普茨茅斯的瑪莉羅斯號。事實上,許多設備,也包含大量的貨物仍還埋藏於泥漿之中,保存的很好,而此船也是經過泥漿自然保護的故而得以存活至今。
北荷蘭省-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植物園

荷蘭阿姆斯特丹植物園區一帶的'Hortus Botanicus'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園之一,於1638年由阿姆斯特丹市議會創立,當時,植物提取物是治療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所以植物園可為醫生和藥劑師提供藥用植物材料。由於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商人將植物種子帶回,植物園的最初收藏基礎就建立起來。其中一隻咖啡植物在植物園的收藏中,培養出了整個中南美洲咖啡文化,同樣,兩隻從毛里求斯帶回的盆栽油棕,產生的種子最終傳播到整個東南亞,成為荷蘭東印度現今印尼的重要收入來源。於1646年,Johannes Snippendaal被任命為植物園的總監,他估計當時收藏中大約有796種植物,其中多數為藥用植物。其中許多植物仍然生長在‘Snippendaal庭院’,被稱為“17世紀阿姆斯特丹藥典”。六面廊房可追溯到17世紀晚期,入口大門建於18世紀初,橘園建於1875年,棕櫚樹房和吳勃·德維斯實驗室均創建於“阿姆斯特丹學派“表現主義建築風格,分別為1912年和1915年。吳勃·德維斯於1885年至1918年間擔任該植物園的總監,使這個植物園得到國際關注。植物園的管理委員會指示建造棕櫚樹房和實驗室,以留住它的總監。1987年,當阿姆斯特丹大學停止支付植物園的開支時,植物園差點破產,但個別支持者的社區阻止了它的關閉。現在阿姆斯特丹市議會支持植物園。Hortus Botanicus是荷蘭和國際遊客的熱門景點,以其樹木和植物而聞名,其中一些植物已瀕危。著名的植物和樹木可以在這裡找到,如波斯鐵木樹。植物園最近的新增景點包括一個大型溫室,其中包含三種不同的熱帶氣候,此外,還有兩個殿堂,可用於會議和儀式,以及一個咖啡廳。
北荷蘭省-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是荷蘭的首都和人口最多的城市,位於該國西部省份北荷蘭省。其市鎮人口約907,976人,市區人口為1,558,755人,包括周邊的城市區域組合的則為2,480,394人,阿姆斯特丹被通俗地稱為「北方威尼斯」,並因城市大量的運河景觀被指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阿姆斯特丹的名稱源於'Amstel dam'——一個位於阿姆斯特爾河上的水壩、即今水壩廣場址——這也表明了該城市的起源。12世紀晚期一個小漁村建於此,而後由於貿易的迅猛發展,阿姆斯特丹在荷蘭黃金時代一躍而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在那個時代,該城是金融和貿易部門主要的中心。19和20世紀,該城擴展,許多新的街坊與近郊住宅區形成。17世紀的阿姆斯特丹運河和 19-20 世紀的阿姆斯特丹防線因而成為城市中最富歷史價值的史蹟設施。 當代,阿姆斯特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多元文化的城市之一,擁有至少177個民族居住於此。城市的主要景點包括其歷史悠久的運河、國家博物館、梵谷博物館、市立博物館、隱士廬博物館、音樂廳、安妮·弗蘭克之家、海事博物館、阿姆斯特丹博物館、王宮、阿提斯皇家動物園、植物園、NEMO博物館、紅燈區和許多大麻咖啡店,並在2014年吸引了超過 500 萬國際遊客。.這座城市還以其夜生活和相關節慶及文化活動而聞名;其數家夜總會也躋身世界最著名的夜總會之列。阿姆斯特丹的主要景觀,則是以其豐富的藝術遺產、精緻的運河系統和帶有山牆立面的狹窄房屋而聞名;並保存完好17世紀黃金時代的建築,整個城市分佈著許多自行車道和車道,因此騎自行車也是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 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現代」證券交易所。這使阿姆斯特丹成為荷蘭的商業首都和歐洲頂級金融中心之一,依照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網絡所公佈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阿姆斯特丹屬於ALPHA級別的國際都市。這座城市也是荷蘭的文化之都。許多大型荷蘭機構的總部都設在該市,包括飛利浦、阿克蘇諾貝爾、Booking.com、TomTom和ING等。此外許多世界級企業都在阿姆斯特丹設立了歐洲總部,例如Uber、Netflix和特斯拉。2022年,阿姆斯特丹被經濟學人信息社評為全球第九大宜居城市,並被美世諮詢評為全球環境和基礎設施最佳居住城市第12名。在第一太平戴維斯於2019年報告中,該市是全球排名第4位的科技城市,在澳洲創新機構2thinknow在2009年創新城市指數中則排名 3。阿姆斯特丹港是歐洲第五大港。史基浦機場則是是荷蘭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也是歐洲第三繁忙的機場和世界上第11最繁忙的機場。 阿姆斯特丹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紀時的漁村。人們曾在附近阿姆斯特爾河上建築水壩,阿姆斯特丹就得名於此。原來的名字“Amstelredam”,意指“阿姆斯特爾水壩”。17世紀是阿姆斯特丹歷史上的“黃金時代”。阿姆斯特丹是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和銀行業中心。 城市建立和初期發展 在上個千年之初,一些冒險者乘著由挖空的原木做成的船從阿姆斯特爾河順流而下,並在河周圍的沼澤溼地之外修建了堤壩。“阿姆斯特丹”這個詞最早於1275年10月27日被記錄在冊。當年,荷蘭伯爵免除了通過這座大壩的費用。史料將最早居住在大壩周邊的居民叫做“homines manentes apud Amestelledamme”。到了1327年,這個名稱演化為“Aemsterdam”。與奈梅亨、鹿特丹與烏得勒支等更古老的荷蘭城市相比,阿姆斯特丹的歷史相對比較短暫。2008年10月,歷史地理學家克里斯·德·邦特聲稱,早在10世紀,阿姆斯特丹周邊的土地就已經存在開墾的痕跡。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當時該地區已經被開墾。肥沃的土地可能尚未有人耕種,這可能是生產泥炭所留下的痕跡。 阿姆斯特丹於1300年被正式授予城市資格。從14世紀起,阿姆斯特丹開始蓬勃發展,這主要歸功於與漢薩同盟的貿易。1345年,卡爾弗街成了市民朝聖的地方,直到新教成為了荷蘭的國教。這些朝聖禮儀現今已經不存在,只剩下當時那些華貴的服裝供後人瞻仰。 1538年繪製的阿姆斯特丹圖 16世紀,由於當時統治荷蘭的西班牙王室開始推行新的稅收政策,以及建立迫害新教徒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荷蘭人開始反抗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和他的繼任者。新興資本孕育出了一大批新教徒,再加上加爾文教徒們開始反抗,這場起義不久升級為“80年戰爭”,並最終促成了荷蘭的獨立。起義的領袖,“值得讚美的奧蘭治拿騷的威廉”宣佈荷蘭北方8個省獨立為荷蘭共和國,他也成為了第一位荷蘭皇室成員。他推行了一系列較為寬鬆的宗教政策,使得伊比利亞半島的猶太人、法國的胡格諾派、佛蘭德斯的富商和印刷工,以及來自西班牙控制的低地國家的經濟與宗教難民在阿姆斯特丹找到了安全的棲身之所。佛蘭德印刷工的湧入以及對各種思想的包容使得阿姆斯特丹成為了歐洲的自由出版中心。 黃金年代 17世紀的水壩廣場 荷蘭黃金時代末期的大議長安東尼·海因斯。18世紀頭二十年的荷蘭領袖,是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靈魂人物,任期內見證聯省共和國最後的輝煌與衰落 17世紀被認為是阿姆斯特丹的黃金年代。荷蘭商船從阿姆斯特丹開往波羅的海、北美洲和非洲,以及今天的印尼、印度、斯里蘭卡和巴西,由此構建了世界貿易網絡的基礎。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荷蘭西印度公司發行的大量股票為阿姆斯特丹商人所擁有。這兩個公司所奪得的海外屬地後來演變為了荷蘭的殖民地。阿姆斯特丹也在此時成為了歐洲航運和世界融資的中心。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阿姆斯特丹辦公室開始出售自己的股票,併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然而,從18世紀開始,阿姆斯特丹的繁榮開始褪色。荷蘭與英國和法國之間的戰爭,打擊了處於巔峰的阿姆斯特丹。後來,荷蘭被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軍隊所佔領。直到1815年,擺脫法國統治的荷蘭與現在的比利時和盧森堡組成荷蘭王國,這座城市才迎來了發展的第二次春天。 19世紀末期也被稱作阿姆斯特丹的第二個黃金年代。該市新建成了一些博物館、中央車站以及阿姆斯特丹音樂廳。與此同時,她也迎來了工業革命。阿姆斯特丹-萊茵運河的成功開掘也是這座城市直接連接到了萊茵河;同時北海運河也縮短了城市與北海的距離。兩項工程極大地促進了與歐洲及世界其他地方的商業交流。1906年,作家約瑟夫·康拉德用“ 海之鏡 ”精闢的從海邊眺望阿姆斯特丹的景象。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該城市的規模開始拓展,建立了一些新的郊區。 1900年運河景色 世界大戰期間 儘管在一戰中荷蘭保持了中立,但阿姆斯特丹還是遭受了食品和燃料的短缺,甚至由此還發生小規模的暴亂,並造成了人員的傷亡。這次暴亂被稱為“”。人們開始搶劫商店和倉庫,以獲得生活必需品,主要是食品。 1940年5月10日,納粹德國入侵荷蘭。德國人在阿姆斯特丹建立了納粹政權並開始迫害猶太人。一些市民冒著極大的風險庇護猶太人,但最終超過十萬荷蘭籍猶太人被關進集中營。其中最著名的受害者,就是死在伯根-貝爾森集中營的安妮·弗蘭克。只有5000名左右的荷蘭籍猶太人倖免於難。二戰末期,阿姆斯特丹與其他地區的通訊完全中斷,食品和燃料也極度短缺。許多市民湧入農村避難。狗、貓、生甜菜以及鬱金香球根都被人們當作食物充飢。阿姆斯特丹的許多樹木被市民砍伐當作柴火;猶太人的房子也被拆掉,其中的木料也被一搶而空。 戰後的發展 阿姆斯特丹地鐵 二戰後,阿姆斯特丹市郊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許多公園和廣場建於市郊,新的居民住宅也在那裡建立,一般擁有更為寬敞明亮的空間、花園以及陽臺。由於兩次世界大戰的消耗,當政者和其他有影響力的人物試圖重新規劃阿姆斯特丹。辦公大樓的需求與日俱增;而由於汽車逐漸進入尋常百姓家,對新建道路的需求也大大增加。1977年,阿姆斯特丹興建了第一條從市中心通往的地鐵。更長遠的規劃則是建設一條連接中央車站、市中心與城市其他地區的高速路。 戰前的猶太人聚居區後來逐漸被拆除。一些窄小的街道,如猶太大街,因為需要拓寬的緣故,原來的老房子大多遭到拆除。大批拆除老建築也激怒了一部分市民,並最終引發了“”。後來,市民的示威收到了效果,街道的拆除擴建被終止,只會在地下繼續修建地鐵,這也很大程度上保護了老建築和城市風貌。新的市政廳就建立在幾乎完全拆毀的滑鐵盧廣場上。與此同時,大量旨在恢復城市中心風貌的私人機構建立起來。儘管他們的努力在今天看來已經有了不錯的成效,城市的風貌得到了恢復,但他們的工作仍在延續。現在市中心已經基本恢復了她黃金時代的原貌,並且成為了城市歷史保護區。這裡許多建築已經被劃為文物,其中如荷蘭運河等正在申報世界遺產。 阿姆斯特丹的衛星圖像 作為北荷蘭省的一部分,阿姆斯特丹坐落在荷蘭的西北部,與烏德勒支省和弗萊福蘭省相鄰。阿姆斯特爾河在市中心分流進許多小運河,最終流入了艾灣。阿姆斯特丹平均海拔為2公尺。城市主要地形是平原,西南部是一片人造森林。北海運河將阿姆斯特丹與北海連接起來。 阿姆斯特丹及周邊地區已經高度城市化。該市面積為219.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457人,房屋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275間。該城市林木覆蓋率達到12%。 阿姆斯特丹氣候宜人,天氣情況主要受到來自北海的氣流影響,屬於終年溫和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冬季氣溫溫和,很少低過0 °C。按照美國農業部最新的評級,處於歐洲大陸北端的阿姆斯特丹及北荷蘭省大部分地區屬於9級抗寒區。遭受來自歐洲大陸、斯堪的那維亞、俄羅斯以及西伯利亞的寒流侵襲的少數地區可能出現霜凍。由於阿姆斯特丹三面環水,並且具有很強的熱島效應,夜間氣溫很少低過-5 °C,但是25公里外的東南市郊希爾弗瑟姆,最低氣溫可達-12 °C。夏季溫暖但不炎熱。八月平均最高氣溫僅有22 °C,超過30 °C的高溫一般來講只有3天左右。該城市平均每年有約175天降水,但年平均降水量只有不到760公釐。雨季一般從10月到次年3月,降水方式以小雨為主。極少數情況下,該城市會遭受暴風雨。 阿姆斯特丹分為7個行政區域。毗鄰迪門和阿姆斯特爾芬。 概況 阿姆斯特丹行政區域圖 一般人們所說的阿姆斯特丹僅指市區部分,有些偏遠的鄉村並沒有算在阿姆斯特丹的範圍之內。阿姆斯特丹一般來講分為三個範疇:阿姆斯特丹都市圈、大阿姆斯特丹和阿姆斯特丹市區。阿姆斯特丹統計局的統計範圍一般指的是城市市區和兩個城市郊區。 按照2006年的統計數據,該城城區人口大約為742,981人;整個都市圈人口大約為1,021,870人;包含7個區域的大阿姆斯特丹人口則為1,211,503人;再加上人口稠密的贊斯塔德區,這些區域總共約有1,468,122人;而包括阿姆斯特丹在內的蘭斯塔德地區則有人口6,659,300人。 市政府 就像所有的荷蘭城市一樣,阿姆斯特丹的行政當局是由市長領導的市政府和市議會組成的。然而,與其它城市不同的是,雖然城市分為7個區,但是由於實行統一的行政制度,所以執政效率較高。市政府的活動是由各區負責具體執行的,7個區域有自己的民選議會。 2010年5月1日,阿姆斯特丹正式執行在2009年由市議會通過的“精簡城市行政區劃”的決議。城市行政分區由原先的15個縮編為7個。 國家政府 現行的荷蘭王國憲法第2章第32條規定:「國王的加冕儀式在首都阿姆斯特丹 舉行。」而以前的憲法並沒有明確將阿姆斯特丹稱為首都。事實上,除去1808年到1810年,荷蘭政府、國會和最高法院一直設在海牙,各國的使領館也均位於海牙。除此之外,阿姆斯特丹也不是所在的北荷蘭省的首府。 阿姆斯特丹是荷蘭金融商貿之都。她也是歐洲乃至世界上最好的國際貿易都市之一。她在一項排名中位列第五,排在倫敦、巴黎、法蘭克福和巴塞羅那之後。許多荷蘭的大型企業和銀行都把它們的總部設於阿姆斯特丹,其中包括荷蘭銀行、飛利浦、阿克蘇諾貝爾、ING集團、皇家阿霍德、海尼根和綠色和平組織;另外,包括荷蘭皇家航空和畢馬威等知名跨國企業也將它的全球總部設立與該市南邊的阿姆斯特爾芬。 雖然很多小公司仍在坐落於老運河附近,但是更多的公司選擇在市中心之外建立。成為了新的金融和法律樞紐。該區域不僅座擁荷蘭前五大律師事務所,而且還擁有包括波士頓顧問集團以及埃森哲公司在內的多家諮詢機構。阿姆斯特丹世界貿易中心也坐落於此。 這座城市還有三個小型金融區。其中一個位於阿姆斯特丹斯洛特迪克火車站附近。包括電訊報等幾家報業公司、大眾運輸公司與荷蘭電報公司位於此地。第二處位於阿姆斯特丹球場周邊。而第三處則在阿姆斯特爾河車站附近。阿姆斯特丹最高的建築,就是飛利浦的總部,倫勃朗大廈。 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現今已加入泛歐交易所,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證券交易所,而且是歐洲最大的交易所之一。它坐落在市中心水壩廣場的旁邊。 安妮之家 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是市民南下的必經之路。而達姆拉克大街是通往羅金街的主要道路。而城市裡最古老的地區是德瓦倫。它位於達姆拉克大街東側,著名的紅燈區也位於此處。而它的南部就是猶太人聚居區——滑鐵盧廣場。環繞於市中心的,就是始建於17世紀的荷蘭運河。越過荷蘭運河就是原先基層的聚居區。 運河 精心的城市規劃造就了現在阿姆斯特丹的運河系統。17世紀早期,人們就開始營造以IJ灣為核心的半圓形運河系統。著名的荷蘭運河就是為了發展居民區而興建的,它主要分為紳士運河、皇帝運河與王子運河三部分。而第四運河辛厄爾運河主要是為水管理和城市防禦而修建。防禦工事主要修建於城門附近,是由護城河以及防禦堤壩構成。 工程開始於1613年,由東向西延伸,跨越整個城市。歷史學家黑特·馬柯形容其像一個巨大的雨刷。南部工程於1656年竣工。隨後,居民區的建設也緩慢開展,但是東部城區的輻射阿姆斯特爾河與IJ灣運河計劃卻從未得到實施。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這些地區被用來興建公園、敬老院、劇院和其他公共設施,卻沒有興建水利。 如今,一些運河已經被改建成了街道。 擴建 在運河建成之後的兩個多世紀裡,阿姆斯特丹並沒有擴建。而擴建的第一個實施者就是薩穆埃爾·薩法蒂。當時他希望把阿姆斯特丹建設成下一個巴黎或倫敦。他計劃在荷蘭運河之外,建設新的房屋和公共設施。更主要的目的,是通過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來改善市民的健康狀況。雖然該計劃並沒有很大程度上拓展城市規模,但這的確帶給阿姆斯特丹一些大型公共建築。 在薩法蒂之後,範·尼夫特里克和卡爾夫規劃了市中心周圍的環狀地帶。而這些環狀地帶後來大多用於建造工薪階層的住所。 20世紀,隨著人口的增加,城市急需得到拓展。人們提出了兩套方案,以建設一個前所未有的阿姆斯特丹,其中第一套方案的設計者名叫亨德里克·伯爾拉赫,他的方案指出,應該設計一系列的社區,以供各個階層的市民居者有其屋。 二戰後,城市的西部、南部和北部建設了大量新社區。新社區的建立不僅解決了城市住房短缺的問題,並且為市民提供了現代化生活的便利。 建築 20世紀早期阿姆斯特丹學派建築 阿姆斯特丹擁有悠久的建築歷史。其中最古老的建築當屬貝居安會院。它竣工於1425年,是阿姆斯特丹僅存的兩座純木質建築之一。它也是阿姆斯特丹少見的哥特式建築。從16世紀開始,磚石建築逐漸取代了木質建築的地位。這個時期的很多建築都帶有明顯的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後來,在亨德里克·德·凱澤的指導下,阿姆斯特丹迅速樹立了獨特的文藝復興建築風格。其中最著名的建築是由凱澤設計的西教堂。17世紀,巴洛克風格建築在歐洲風行。這也正是阿姆斯特丹的黃金年代。雅各布·範·坎彭等建築師領導了這一建築潮流。其中菲利普·文布恩斯為這座城市的商人設計了房屋。阿姆斯特丹最著名巴洛克式建築是建於水壩廣場的王宮。而18世紀的建築很大程度上被法國風格所影響。 1815年前後,建築師開始打破巴洛克式建築的桎梏,開始轉向設計多種全新風格的建築。大多數新哥特式建築建造於那個時代。而在19世紀末,隨著新藝術風格的流行,更多這類風格的新建築落成。這個時期阿姆斯特丹的規模迅速擴張,但新城區的建築風格和老城區保持了一致。在博物館廣場附近的房屋就是新藝術風格的最好代表。在那個時期最後一種流行的建築風格是裝飾藝術。而阿姆斯特丹的裝飾藝術風格也自成一體,它的傑出代表就是阿姆斯特丹學派,其中城市一些區域整體建築風格都是如此。阿姆斯特丹學派建築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建築外牆都具有絢麗的裝飾,門窗的形狀都很奇特。 20世紀建造的新藝術風格建築一般分佈在市區周圍,但現在市中心也出現了這種風格的建築。而更富歷史氣息的建築大多在市中心,比如運河旁的商鋪。 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車 阿姆斯特丹市區內的運河一景 阿姆斯特丹鼓勵市民利用自行車出行,很多道路都配有自行車道和停車處}-。據2006年的統計數據,該市約有465,000輛自行車。然而自行車被盜的現象也比較普遍,在2005年,大約有5,400輛的自行車被盜。市民的日常生活也離不開自行車,哪怕像接孩子上下學和購買食品這樣的小事。各種各樣的自行車都可以在阿姆斯特丹找到,比如公路自行車、山地自行車,甚至比賽用自行車。阿姆斯特丹的交通狀況還是比較安全的,2007年,有18人不幸在交通事故中遇難,相比之下,該市有26人死於謀殺。 當局並不鼓勵駕車出入市中心。在市中心,停車費}-是十分高昂的,而且市區一些道路禁止機動車駛入,而另一些則是單行道 此外,市政府透過 'Autodelen' 與 'Meerijden.nu' 兩個網站贊助市民自發的汽車共享及汽車共乘。 阿姆斯特丹的公共運輸系統主要包括地鐵、公共汽車和有軌電車。目前有15條阿姆斯特丹有軌電車線路正在營運,一些新的線路也在規劃中;阿姆斯特丹地鐵有5條地鐵線路正在營運,其中原地鐵51號阿姆斯特丹南站以南區間正在改建中;從IJ灣到北阿姆斯特丹有三條搭載行人和自行車的免費渡輪,從城區往東、西部的海岸有兩條收費渡輪通行。同時,運河上還有水上計程車、水上巴士以及遊輪搭載市民去他們想去的地方。 1932年,阿姆斯特丹成為了荷蘭公路網的樞紐。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只有A1、A2和A4按照原先的計劃完工。1970年,為了保護“綠色之心”,A3高速路被取消。通往北贊丹的A8公路和A10在1968年到1974年相繼開通。A10環路將城市周邊與荷蘭國家高速公路網連接起來。人們可以經由連接A10的18條高速路去荷蘭的其他地方。自行車可以在其中的大部分道路上通行。除去A1、A2、A4、A8之外,A6和A7也是通往阿姆斯特丹的主要快速路。 阿姆斯特丹擁有9座火車站。5座用於長途客運,4座用作本地客運。此外“歐洲線”長途汽車也從阿姆斯特丹發往歐洲各地。由於阿姆斯特丹東南為阿姆斯特丹的飛地,聯絡阿姆斯特丹東南地區阿姆斯特丹拜爾默梅爾競技場站與主城區路線上經過的與,及西南部阿姆斯特丹斯希普霍爾機場站也常被視為阿姆斯特丹地區的車站。 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也是一座國際中轉站。這裡有通往奧地利、白俄羅斯、比利時、捷克、丹麥、法國、德國、匈牙利、波蘭、俄羅斯和瑞士的常規線路。大力士高速列車直接連接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斯希普霍爾機場-海牙-鹿特丹-安特衛普-布魯塞爾-巴黎。方便快捷的高速火車適合於想去比利時或巴黎旅行的乘客。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的車行時間為2小時44分鐘,阿姆斯特丹-巴黎的車行時間為4小時13分,每日從阿姆斯特丹發車多達8次。 從中央車站到斯希普霍爾機場只需要20分鐘時間。按乘客流量計算,它是荷蘭第一大、歐洲第六大和世界第十二大機場。每年大概有4,600萬遊客經過這裡。2006年,史基浦機場是世界上第三繁忙的國際空港。 荷蘭的文化中心:管弦樂團、芭蕾、劇場、博物館、美術館和兩所大學。其中荷蘭國家博物館和凡·高博物館是這裡最著名的博物館。阿姆斯特丹音樂廳及其管弦樂團都享有盛名。 荷蘭國家博物館 16世紀晚期,舉行了協會間的詩歌與戲劇比賽。1638年,阿姆斯特丹建立了第一座劇院。而1642年,芭蕾舞第一次走進了這裡。18世紀,法國劇院又在這裡流行。意大利和法國歌劇在1677年傳入這裡,而後來德國歌劇又在18世紀登陸該市。19世紀,通俗文化,尤其是雜技表演和音樂又流行開來。1812年,德里希·尼古拉斯·溫克爾在這裡發明了歐洲古典樂十分重要的樂器—節拍器。19世紀末,荷蘭國立博物館建成。1888年,荷蘭王家音樂廳樂團組建。隨著20世紀的到來,電影、廣播和電視也逐漸走入該城。SBS 6電視臺總部就設在這裡。 博物館 博物館廣場彙集了大多數主要的博物館。它坐落於城市南方,是該城市最大的廣場。它是在19世紀末期為舉辦世界博覽會而興建的。廣場北部是巨大的荷蘭國家博物館。博物館前是一個長的長方形人造池塘。冬天的時候,這裡可以作為一個溜冰場。廣場西部是梵高博物館及市立博物館。廣場南部是範·巴爾勒大街,這也是通向廣場的主要道路。阿姆斯特丹音樂廳就坐落於此。廣場幾乎全部被草坪覆蓋,只有北部的小路是石子鋪成的。1999年,廣場完成了改造,成了如今的樣子。夏天,這個廣場會承辦一些露天音樂會。由於有很多市民對廣場現在的外觀不甚滿意,所以該廣場計劃於2008年再度改造。 '夜巡' 林布蘭 荷蘭國家博物館陳列了大量荷蘭藝術作品。它於1885年開館,現在館藏大約100萬件展品。 畫家林布蘭是和這座城市聯繫最緊密的藝術家之一,他和他的學生的作品大多被收藏在國家博物館。他的名作《夜巡》是該館的鎮館之寶之一。該館還收藏了諸如揚·弗美爾、弗蘭斯·哈爾斯、費迪南德·波爾以及保盧斯·波特的作品。該館還收藏了許多裝飾藝術作品。目前,博物館正在擴建,只有一側展館對外開放,新館將於2012年至2013年竣工開放。 梵高曾經短暫居住在阿姆斯特丹。這座博物館是該片區域中少數幾個現代建築之一,是由赫裡特·裡特費爾德設計的。所有的展品都由博物館永久收藏。1999年,博物館建造了一座名叫“表現之翼”新樓,這座大樓是由日本設計師黑川紀章所設計的,主要用來展示那些臨時展品。像《吃馬鈴薯的人》等一些著名的畫作現在都藏於該館。而梵高博物館也是全市參觀者最多的博物館。 梵高博物館旁邊是市立博物館。這座博物館與廣場是同一時期的產物,目前藏有皮特·蒙德里安和卡雷爾·阿佩爾等藝術家的作品。與國家博物館一樣,市立現代藝術博物館也正經歷大規模的擴建。博物館大廳將從廣場一直延伸到保盧斯·波特街。2009年,博物館將重新開放,目前,該館臨時寄居在中央火車站附近的一所舊郵局裡。 博物館廣場以外還有其他一些博物館,有些規模很小,比如安妮·弗蘭克之家,有些則規模很大,比如阿姆斯特丹博物館。這些博物館幾乎都位於市中心附近。 教育 阿姆斯特丹有兩所大學:阿姆斯特丹大學與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其他的高等學府還包括:以及其他一些高等專業學校。阿姆斯特丹社會歷史國際學院是世界上最大的關於社會史的記錄和研究機構,尤其是歷史上的勞工運動。始建於1638年的阿姆斯特丹植物園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園之一,其中陳列了許多稀有的植物,包括整個拉丁美洲的咖啡標本。 阿姆斯特丹擁有完善的初等教育系統。其中一些學校的教育方式比較獨特,比如蒙臺梭利學校。也有一些是教會學校,原先主要是天主教和新教建立的,後來隨著穆斯林的遷入,伊斯蘭教學校也開始出現。在城市南郊也有一些猶太教學校。 中等教育也比較不錯。阿姆斯特丹有三類不同的文法學校,其中一部分會教授古典希臘語和拉丁語。雖然直到現在都有一語法學校過時且流於精英主義,但最近仍有一批語法學校獲得復甦。 演出 音樂 喜力音樂廳位於阿姆斯特丹球場附近,是一個大型流行音樂演出場所。許多國際知名藝人曾在此演出。另外兩個經常舉行演出的地方名叫帕拉迪索和銀河,它們都位於萊頓廣場附近,主要上演獨立搖滾、嘻哈和節奏布魯斯等風格的音樂。 阿姆斯特丹音樂廳內景 阿姆斯特丹的王家音樂廳樂團在世界上享有盛譽。他們的主演奏廳就是阿姆斯特丹音樂廳。評論家認為這座音樂廳是世界上聲音效果最出色的音樂廳之一。它由三座音樂廳組成。每年在這裡大概上演800場音樂會,大約有850,000名觀眾在此聆聽音樂。 市政歌劇院是市政廳與歌劇院兩座建築的合稱,位於早期猶太人聚居的滑鐵盧廣場和阿姆斯特爾河附近。這座歌劇院於1986年正式對外開放。 戲劇 阿姆斯特丹最主要的劇院是位於萊茲廣場的。它建成於1984年,大多數劇目在大廳上演,其中包含很多種類的戲劇。這座劇院目前也在修繕之中。 荷蘭在餘興節目方面有悠久的歷史,最初的歷史可追溯到1930年代。 1993年,隨著喜劇火車和兩個團體的建立,阿姆斯特丹的新派喜劇也隨之誕生。喜劇火車是一個系列喜劇,該劇最初是在喜劇咖啡館上演,後來搬到到一個叫做Toomler的地方繼續演出。許多現在在荷蘭大名鼎鼎的喜劇劇目都和他們有一定淵源。 爆發芝加哥是與科特·萊茲大街上的一個劇院一同建立的,而四年後那裡已經成為了糖廠俱樂部。1998年,他們來到萊茲廣場劇院繼續演出。 喜劇咖啡館和喜劇劇院也是不錯的觀看喜劇的地方。 夜生活 阿姆斯特丹也因為她充滿活力以及與眾不同的夜生活而著名。最主要的兩個夜生活廣場是萊頓廣場和倫勃朗廣場。 阿姆斯特丹有很多咖啡館。他們的規模有大有小。若隱若現的燈光和燭光使得傳統的棕色咖啡館給人一種古色古香的感覺。夏天的時候,很多咖啡店會擺出大排檔。這時候最常見的景象是一廣場的大排檔以及享用啤酒或葡萄酒的人們。 阿姆斯特丹多元的文化使這裡擁有各種各樣的餐館。從小飯館到豪華餐廳都可以找到。荷蘭許多最高檔的餐廳也彙集於此。 阿姆斯特丹也有許多迪斯科舞廳。大部分舞廳都坐落在倫勃朗廣場和萊茲廣場附近。帕拉迪索、銀河以及糖廠這樣的大型夜店也會有迪斯科舞場。但舞廳的典型代表是“逃離”俱樂部和“家”,除此之外“巴拿馬”和“力量地帶”也較有名。 雷古里爾大街是該城市主要的同性戀大街。 女王日盛況 節日 阿姆斯特丹是座“節日之都”。2007年在該城市總共舉行過約140次節日慶祝活動。 大多數慶祝活動在女王日、同性戀自豪日和期間舉行。2013年以前,每年的4月30日,女王日那天,大約有十萬人左右走上街頭慶祝。大多數城區都會開辦自由市場,並舉行各種演唱會,到處都是人頭攢動的景象。2013年荷蘭新國王威廉-亞歷山大·克勞斯·喬治·費迪南德繼位,改成每年4月27日的國王日慶祝。 8月的第一個週末,同性戀自豪日大遊行期間,在城市運河上都會有長長的船隊載著狂歡的人群到處遊樂,狂歡會一直持續整個週末。文化季一般在8月底舉行,為期三天,會有各種詩人和音樂家的表演。 體育 俱樂部 所屬聯賽 體育項目 主場 成立年份 榮譽 阿賈克斯 荷蘭甲組足球聯賽 足球 阿姆斯特丹球場 1900年 4屆歐洲冠軍聯賽冠軍 阿姆斯特丹上將 歐洲美式足球聯盟 美式足球 阿姆斯特丹球場 1995年 1屆世界盃冠軍 阿姆斯特丹曾經於1928年舉辦過第九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目前唯一一個荷蘭城市舉行過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該屆奧運會亦是首次在奧運會期間點燃奧運聖火。 阿姆斯特丹是荷蘭足球甲級聯賽球隊阿賈克斯的所在地,主場位於阿姆斯特丹球場。阿賈克斯被譽為荷蘭足球歷史的代表,不單曾經奪得過歐洲三大盃賽,並且曾經兩度成為洲際杯冠軍。阿賈克斯出產的多名優秀荷蘭球員,往往成為荷蘭國家足球隊的核心球員,包括約翰·克魯伊夫、範·巴斯滕、博格坎普、派屈克·克魯伊維特等。 的主場是夏普·艾登冰球場,他們代表這座城市參加荷蘭冰球聯賽。 阿姆斯特丹海盜隊代表阿姆斯特丹參加荷蘭棒球聯賽。而這座城市擁有三支曲棍球隊,以及一隻參加荷蘭籃球超級聯賽的阿姆斯特丹隊。 紅燈區 紅燈區 '德瓦倫',是一個合法賣淫的指定區域,也是阿姆斯特丹最大和最著名的紅燈區。它由道路與小巷的網絡組成,在這些街巷內是數百座小的單間公寓,由女性性工作者租賃,她們在特以紅燈照亮的窗戶或玻璃門後面提供服務。該區域也有許多性用品商店,性劇院,西洋景,一家性博物館,一家大麻博物館,以及許多提供各種大麻製品的大麻咖啡館。雖然遊客中有26%會來此區“看看”,但妓院數量仍然日趨下降,以至於商會發出了警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北京' *加拿大 加拿大 '多倫多' *英國 英國 '曼徹斯特'
科默韋訥區-新阿姆斯特丹

新阿姆斯特丹

'新阿姆斯特丹'是一個17世紀荷蘭在曼哈頓島南端成立的殖民地,作為新尼德蘭殖民政府所在地。不久成為阿姆斯特丹堡外面的殖民區。該城堡位於曼哈頓島戰略性的南端,以保護在北河的荷蘭西印度公司的皮草貿易。1624年新尼德蘭成為荷蘭共和國的延伸省分,次年建立的新阿姆斯特丹則成為該省的省會。 到了1655年,新尼德蘭的人口增長至2000人,一半為尼德蘭源,另一半分別來自西屬尼德蘭、法屬尼德蘭、日耳曼、瑞典、挪威、芬蘭、葡萄牙以及歐洲其他地區,當中1500人住在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以前,新尼德蘭的人口在9年間暴增至近9000人,2500人住在新阿姆斯特丹,1000人住在橙堡,其餘則住在其他城鎮和村莊。其中新哈勒姆市即為今日之紐約哈林區。 新阿姆斯特丹在1664年9月8日被英格蘭佔領後,為了紀念英國的約克公爵而更名為紐約。1665-1667年第二次英荷戰爭以後,英格蘭與尼德蘭聯合省同意維持佈雷達條約現狀。英格蘭保留了珍貴的曼哈頓島,荷蘭放棄對城鎮和殖民地其餘部分的聲請,而英格蘭放棄了對荷蘭東印度控制的倫島的主權聲索,確認荷蘭對班達群島的控制。曾經是新阿姆斯特丹的地方現已成為曼哈頓南部的一部分,因為當時城市仿照阿姆斯特丹而規劃,如今曼哈頓的一些地名仍可看出影響。運河街,水街等均為新阿姆斯特丹曾經的運河所在地。華爾街,或牆街,即是新阿姆斯特丹的北城牆所在地。
1
英格蘭-東薩塞克斯郡

阿姆斯特丹號

埃姆斯特蘭號是一艘18世紀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貨物船,它由1602年創立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阿姆斯特丹造船廠所開建。該船的號航程於1749年1月8日由特塞爾開始,目的地為巴達維亞,但在1749年1月26日,在英國海峽遭遇風暴而沉沒。1969年,船體在曼斯特郡Bulverhythe海灣的低潮時被發現,有時於低潮可見。發現此船體的是William Press Group興建廢水排放工程的吉米·楊,他的家鄉離開時,有多餘時間來充補流言在外一聞。他改裝挖掘機破壞了船頭,被倫敦博物館指責,但他卻因此開啟了進一步形式的搶救行動,對理解當時生活有很大的幫助。考古學家彼特·馬斯登於1974年2月5日對此殘骸正式做出保護措施,並且有VOCAmsterdam基金會與舊式裝備的架子框架對此殘船進行深度研究與採摘,而很多所蒐集的物品現已可以在哈斯辛斯特的沉船博物館中見到。在阿爾姆斯特蘭也有復製品,是由300位志願者於1985年到1990年間,使用現代化及當初的工具在Zouthaven,靠近荷蘭海洋博物館開建的。就如荷蘭政府仍持有剩餘部份,保護船體並開啟了研究,有希望將全部船體抽出以供修復與展示,就像瑞典的華薩宮舉,或普茨茅斯的瑪莉羅斯號。事實上,許多設備,也包含大量的貨物仍還埋藏於泥漿之中,保存的很好,而此船也是經過泥漿自然保護的故而得以存活至今。
北荷蘭省-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植物園

荷蘭阿姆斯特丹植物園區一帶的'Hortus Botanicus'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園之一,於1638年由阿姆斯特丹市議會創立,當時,植物提取物是治療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所以植物園可為醫生和藥劑師提供藥用植物材料。由於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商人將植物種子帶回,植物園的最初收藏基礎就建立起來。其中一隻咖啡植物在植物園的收藏中,培養出了整個中南美洲咖啡文化,同樣,兩隻從毛里求斯帶回的盆栽油棕,產生的種子最終傳播到整個東南亞,成為荷蘭東印度現今印尼的重要收入來源。於1646年,Johannes Snippendaal被任命為植物園的總監,他估計當時收藏中大約有796種植物,其中多數為藥用植物。其中許多植物仍然生長在‘Snippendaal庭院’,被稱為“17世紀阿姆斯特丹藥典”。六面廊房可追溯到17世紀晚期,入口大門建於18世紀初,橘園建於1875年,棕櫚樹房和吳勃·德維斯實驗室均創建於“阿姆斯特丹學派“表現主義建築風格,分別為1912年和1915年。吳勃·德維斯於1885年至1918年間擔任該植物園的總監,使這個植物園得到國際關注。植物園的管理委員會指示建造棕櫚樹房和實驗室,以留住它的總監。1987年,當阿姆斯特丹大學停止支付植物園的開支時,植物園差點破產,但個別支持者的社區阻止了它的關閉。現在阿姆斯特丹市議會支持植物園。Hortus Botanicus是荷蘭和國際遊客的熱門景點,以其樹木和植物而聞名,其中一些植物已瀕危。著名的植物和樹木可以在這裡找到,如波斯鐵木樹。植物園最近的新增景點包括一個大型溫室,其中包含三種不同的熱帶氣候,此外,還有兩個殿堂,可用於會議和儀式,以及一個咖啡廳。
北荷蘭省-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瑪德波特車站

阿姆斯特丹米德波特站位於阿姆斯特丹東部,於1896年首次開放,1939年10月15日重新開放,距離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約4公里。該車站分為兩部分,西部是阿姆斯特丹中央站至烏特勒支站的線路,東部則是阿姆斯特丹中央站至阿默斯福特中央站的線路。由荷蘭鐵路營運,該站對外提供以下列車服務:約每小時2趟往返海牙-萊頓-斯希法爾機場-阿姆斯特丹-維斯普-阿爾梅勒-萊利斯塔德-茨威爾;約每小時2趟往返烏伊金德-阿姆斯特丹-布魯克倫-沃爾登-鹿特丹;約每小時2趟往返霍夫多夫普-斯希法爾-阿姆斯特丹-希爾芬松-阿默斯福特;每小時2趟由GVB營運的Muiderpoortstation - Vijzelgracht - Leidseplein - Osdorp de ggggy;每小時3趟由GVB營運的Zoutkeetsgracht - Vondelpark - De Pijp - Museumplein - Muiderpoort;每小時7趟由GVB營運的Slotermeer - Bos en Lommer - Oud West - Leidseplein - Weteringschans - Muiderpoort - Flevopark;每小時22趟Spaarndammerbuurt - Central Station - Oosterdok - Zeeburg - Indische Buurt - Muiderpoort;每小時37趟Station Amstel - Muiderpoort - Flevopark - Zuiderzeeweg - Nieuwendam - Buiksloot - Noord站;每小時40趟Station Amstel - Watergraafsmeer - Science Park - Muiderpoort;每小時41趟Muiderpoort - Watergraafsmeer - Duivendrecht - Bijlmermeer - Gaasperplas。 阿姆斯特丹米德波特站於1896年首次開放,1939年10月15日重新開放,距離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約4公里,分為西部及東部的車站,由荷蘭鐵路營運,為旅客提供多條線路服務,包括GVB營運的Muiderpoortstation - Vijzelgracht - Leidseplein - Osdorp de ggggy、Zoutkeetsgracht - Vondelpark - De Pijp - Museumplein - Muiderpoort、Slotermeer - Bos en Lommer - Oud West - Leidseplein - Weteringschans - Muiderpoort - Flevopark、Spaarndammerbuurt - Central Station - Oosterdok - Zeeburg - Indische Buurt - Muiderpoort、Station Amstel - Muiderpoort - Flevopark - Zuiderzeeweg - Nieuwendam - Buiksloot - Noord站、Station Amstel - Watergraafsmeer - Science Park - Muiderpoort及Muiderpoort - Watergraafsmeer - Duivendrecht - Bijlmermeer - Gaasperplas。
1 2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