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熱門旅遊提案

進階篩選 清除條件

篩選

目的地
已勾選: 0 / 200
  • 所有

  • 目的地

  • 景點

篩選條件(0)

目的地

馬祖-南竿鄉

南竿鄉

位於南竿鄉介壽村的南竿機場,常常是遊客搭乘飛機前往馬祖旅遊時,首先會抵達的地點,遊客來到這裡,可參觀縣政府前的蔬菜公園,或是於獅子市場大啖鼎邊糊、福州麵線等特色小吃,並別忘了品嚐著名的萬家香餛飩湯。接著不妨前往鄰近的復興鄉,由於南竿全島貌如犀牛,而位於東北岬角的復興村,遠看就如同牛角一般,因此被稱為牛角聚落,整座村莊依山而建,一棟棟以花崗石為建材的閩東式石屋錯落於坡地間,帶有濃厚的懷舊氣息,除此之外,遊客亦能順行走訪以大麴、高梁和陳年老酒廣為人知的馬祖酒廠,並前往昔日為戰車隧道,如今則設為罈裝老酒存放區的八八坑道,而若是想品嚐魚麵、紅糟鰻、佛手等馬祖風味美食,則可來到依嬤老店與依嬤的店大快朵頤一番。 遊客如果選擇搭乘輪船前往馬祖南竿島,在接近福澳港時,即可見「枕戈待旦」4個醒目大紅字矗立於福沃村山頭,此即為赫赫有名的福山照壁,現亦規劃為枕戈待旦公園,是馬祖著名的海上地標,帶有濃厚的戰地精神。津沙聚落(津沙村)則是南竿鄉另一個歷經百年風華的古老漁村,曾因漁獲富饒而繁榮一時,街道上處處林立藥鋪、酒鋪、煙館等商號店家,如今依然可見散發著古樸氣息的閩東式石頭屋建築,在歷史的洪流中留下一抹淡雅的身影。此外,遊客若是來到位於南竿島西北端的四維村,除了於水產試驗所探看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標本,亦可在傍晚時分由落日步道往科蹄澳而行,欣賞絕美的西尾夕照,那大片的紅霞照映著藍藍大海的美麗風情,往往令人嘆為觀止。 "連江縣南竿鄉共有9個村莊,除了介壽村、復興村、福沃村、津沙村與四維村之外,遊客亦能前往清水村的馬祖民俗文物館,參觀當地的傳統服飾、器皿、古幣與古花轎,並順行至經國先生紀念館,在碧宇輝煌的宏大建築中,探看珍貴的舊照片與文史資料;來到珠螺村,則能於澳口的兒童遊樂場踏浪戲水;想感受馬祖當時嚴肅緊張的戰鬥氛圍,可走訪仁愛村,無論是具有戰備作用,可避風浪砲擊的北海坑道,或是因地形險要而被闢為軍防要地,設有地下石室、坑道與砲座,外面為預防突擊而插滿玻璃碎片的鐵堡,都是著名的戰地遺跡;並能前往馬祖村,參拜廟景壯麗、香火鼎盛的馬祖天后宮,若來訪時正逢農曆3月23日的媽祖誕辰紀念日,還能參與當地一年一度的迎靈繞境活動,喜歡民俗慶典的遊客千萬不可錯過。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景點

馬祖-南竿鄉

馬祖境天后宮

凝聚在地居民的宗教信仰 馬祖境天后宮是馬祖地區香火最鼎盛也最氣派的廟宇,又稱為馬港天后宮,柱頭使用四千多塊斗形木塊,根據文獻資料在清朝嘉慶年間就已經興建,大約每20年修繕一次,現今廟宇為2002年新建,為宮殿式建築,氣宇恢弘、整體莊嚴,結合兩岸三地工匠共同完成,龍柱石刻、浮雕門神等裝飾手法華麗而講究,天后宮中供桌前方的石棺,相傳便是媽祖娘娘聖體奉安的處所。 每年媽祖農曆生日時,都會舉辦盛大的慶祝及繞境活動,當晚燈火通明,鞭炮聲不絕於耳,廟會氣氛濃厚,是當地一大盛事。2009年3月,馬祖籍畫家及登山家李小石,帶著媽祖金身爬上喜馬拉雅山,讓祂成為第一尊登上聖母峰的神明,該尊金身現在正供奉在馬祖境天后宮,供信眾參拜。 馬祖境天后宮是馬祖地方的守護神,也是島上居民的信仰中心,廟裡香火鼎盛,來南竿可別忘記來此上香求平安喔! 媽祖在馬祖 南竿馬祖村居民口耳相傳,當媽祖之父遭逢船難,她便投海救父,卻不幸遭惡浪吞噬,屍身漂至馬祖村內澳口,後經居民發現後拾起安葬,民眾為感其孝心,以雕刻鳳紋的石棺厚葬。媽祖生前為善人間,又得地靈之利,於九月初九在此羽化昇天。明朝時,媽祖受封為天妃,清康熙時晉封為天后,也就是天上聖母的別稱,因此供奉媽袓的廟,便命名為天后宮。 馬祖劍碑-必拍的馬祖地標之一 在馬祖境天后宮的不遠處,有座直立高聳的劍碑,又稱為「馬祖之劍」,碑體充滿了陽剛氣息,過去曾是防區重要的精神堡壘,而當前成為了醒目的觀光地標,來到南竿馬祖村,別忘了拍照留念喔!
桃園市-中壢區

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

享有「桃園將軍村」美名的馬祖新村,並非因當地居民來自馬祖而得名,而是當年蔣總統夫人宋美齡帶領勞軍團前往馬祖慰問時,為了穩定軍心,提出安置這些駐守在前線官兵在台眷屬的需求,而建造了現在的馬祖新村。第一批眷舍就在民國四十六年完成,並分配給陸軍84師少將級以下軍官與眷屬居住,而成為龍岡當地第一個眷村。居民也從原本預計的七十六戶擴大成後來約有兩百二十六戶,採棋盤式道路並搭配魚骨式村舍配置,營造出獨門獨戶的居住空間,周邊則陸續增設了活動中心、禮堂、社區公園、草坪、球場、涼亭等公共設施,形成自給自足的半封閉式眷村聚落,並在民國八十七年獲得全國模範社區,帶給全村相當大的鼓勵。桃園雖然不是全國眷村最多的地方,卻是眷村文化保存運動中相當重要的地區。正因為眷村的形成在歷史轉變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說從聚落建築到人文風情都是無可取代的特有文化與生活特色,所以在當地居民陸續搬遷至改建後的陸光五村後,桃園市政府文化局開始推動眷村的保存,馬祖新村是繼台北四四南村之後,全國第二個以「文化資產保存法」保存的眷村,並在民國九十三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給予文化資產的身份,後來再被國防部選定為全台十三個眷村文化保存園區,也是中壢市第一個透過文化資產保存的眷村。相較於其他的桃園眷村,馬祖新村是以「類博物館」的方式重新起步,從眷村文化的保存、活化及文創影視推廣等多重角度出發,成立了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基地,除了透過電影節、眷村文化節等活動舉辦,更將馬祖新村的活動中心改建成「桃園光影電影館」,打造可容納76名觀眾的標準杜比音效電影院,最值得一提的是,保留了當時的大禮堂作為電影放映的空間,推出多部經典國片、電影文物展,讓眷村保存更為活化。為讓原本被遺忘的眷村空間活絡起來,馬祖新村將定期舉辦文創市集活動,邀請藝術家進駐,讓遊客走入具有歷史感的老房舍,在黑瓦、磚牆、與紅白相間的大門中串連起兒時的記憶,彷彿就是當年在眷村內串門子的左鄰右舍、鄉親好友,重現令人懷念的眷村人情味。
馬祖-南竿鄉

南竿鄉

位於南竿鄉介壽村的南竿機場,常常是遊客搭乘飛機前往馬祖旅遊時,首先會抵達的地點,遊客來到這裡,可參觀縣政府前的蔬菜公園,或是於獅子市場大啖鼎邊糊、福州麵線等特色小吃,並別忘了品嚐著名的萬家香餛飩湯。接著不妨前往鄰近的復興鄉,由於南竿全島貌如犀牛,而位於東北岬角的復興村,遠看就如同牛角一般,因此被稱為牛角聚落,整座村莊依山而建,一棟棟以花崗石為建材的閩東式石屋錯落於坡地間,帶有濃厚的懷舊氣息,除此之外,遊客亦能順行走訪以大麴、高梁和陳年老酒廣為人知的馬祖酒廠,並前往昔日為戰車隧道,如今則設為罈裝老酒存放區的八八坑道,而若是想品嚐魚麵、紅糟鰻、佛手等馬祖風味美食,則可來到依嬤老店與依嬤的店大快朵頤一番。 遊客如果選擇搭乘輪船前往馬祖南竿島,在接近福澳港時,即可見「枕戈待旦」4個醒目大紅字矗立於福沃村山頭,此即為赫赫有名的福山照壁,現亦規劃為枕戈待旦公園,是馬祖著名的海上地標,帶有濃厚的戰地精神。津沙聚落(津沙村)則是南竿鄉另一個歷經百年風華的古老漁村,曾因漁獲富饒而繁榮一時,街道上處處林立藥鋪、酒鋪、煙館等商號店家,如今依然可見散發著古樸氣息的閩東式石頭屋建築,在歷史的洪流中留下一抹淡雅的身影。此外,遊客若是來到位於南竿島西北端的四維村,除了於水產試驗所探看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標本,亦可在傍晚時分由落日步道往科蹄澳而行,欣賞絕美的西尾夕照,那大片的紅霞照映著藍藍大海的美麗風情,往往令人嘆為觀止。 "連江縣南竿鄉共有9個村莊,除了介壽村、復興村、福沃村、津沙村與四維村之外,遊客亦能前往清水村的馬祖民俗文物館,參觀當地的傳統服飾、器皿、古幣與古花轎,並順行至經國先生紀念館,在碧宇輝煌的宏大建築中,探看珍貴的舊照片與文史資料;來到珠螺村,則能於澳口的兒童遊樂場踏浪戲水;想感受馬祖當時嚴肅緊張的戰鬥氛圍,可走訪仁愛村,無論是具有戰備作用,可避風浪砲擊的北海坑道,或是因地形險要而被闢為軍防要地,設有地下石室、坑道與砲座,外面為預防突擊而插滿玻璃碎片的鐵堡,都是著名的戰地遺跡;並能前往馬祖村,參拜廟景壯麗、香火鼎盛的馬祖天后宮,若來訪時正逢農曆3月23日的媽祖誕辰紀念日,還能參與當地一年一度的迎靈繞境活動,喜歡民俗慶典的遊客千萬不可錯過。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1 2
馬祖-南竿鄉

馬祖境天后宮

凝聚在地居民的宗教信仰 馬祖境天后宮是馬祖地區香火最鼎盛也最氣派的廟宇,又稱為馬港天后宮,柱頭使用四千多塊斗形木塊,根據文獻資料在清朝嘉慶年間就已經興建,大約每20年修繕一次,現今廟宇為2002年新建,為宮殿式建築,氣宇恢弘、整體莊嚴,結合兩岸三地工匠共同完成,龍柱石刻、浮雕門神等裝飾手法華麗而講究,天后宮中供桌前方的石棺,相傳便是媽祖娘娘聖體奉安的處所。 每年媽祖農曆生日時,都會舉辦盛大的慶祝及繞境活動,當晚燈火通明,鞭炮聲不絕於耳,廟會氣氛濃厚,是當地一大盛事。2009年3月,馬祖籍畫家及登山家李小石,帶著媽祖金身爬上喜馬拉雅山,讓祂成為第一尊登上聖母峰的神明,該尊金身現在正供奉在馬祖境天后宮,供信眾參拜。 馬祖境天后宮是馬祖地方的守護神,也是島上居民的信仰中心,廟裡香火鼎盛,來南竿可別忘記來此上香求平安喔! 媽祖在馬祖 南竿馬祖村居民口耳相傳,當媽祖之父遭逢船難,她便投海救父,卻不幸遭惡浪吞噬,屍身漂至馬祖村內澳口,後經居民發現後拾起安葬,民眾為感其孝心,以雕刻鳳紋的石棺厚葬。媽祖生前為善人間,又得地靈之利,於九月初九在此羽化昇天。明朝時,媽祖受封為天妃,清康熙時晉封為天后,也就是天上聖母的別稱,因此供奉媽袓的廟,便命名為天后宮。 馬祖劍碑-必拍的馬祖地標之一 在馬祖境天后宮的不遠處,有座直立高聳的劍碑,又稱為「馬祖之劍」,碑體充滿了陽剛氣息,過去曾是防區重要的精神堡壘,而當前成為了醒目的觀光地標,來到南竿馬祖村,別忘了拍照留念喔!
桃園市-中壢區

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

享有「桃園將軍村」美名的馬祖新村,並非因當地居民來自馬祖而得名,而是當年蔣總統夫人宋美齡帶領勞軍團前往馬祖慰問時,為了穩定軍心,提出安置這些駐守在前線官兵在台眷屬的需求,而建造了現在的馬祖新村。第一批眷舍就在民國四十六年完成,並分配給陸軍84師少將級以下軍官與眷屬居住,而成為龍岡當地第一個眷村。居民也從原本預計的七十六戶擴大成後來約有兩百二十六戶,採棋盤式道路並搭配魚骨式村舍配置,營造出獨門獨戶的居住空間,周邊則陸續增設了活動中心、禮堂、社區公園、草坪、球場、涼亭等公共設施,形成自給自足的半封閉式眷村聚落,並在民國八十七年獲得全國模範社區,帶給全村相當大的鼓勵。桃園雖然不是全國眷村最多的地方,卻是眷村文化保存運動中相當重要的地區。正因為眷村的形成在歷史轉變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說從聚落建築到人文風情都是無可取代的特有文化與生活特色,所以在當地居民陸續搬遷至改建後的陸光五村後,桃園市政府文化局開始推動眷村的保存,馬祖新村是繼台北四四南村之後,全國第二個以「文化資產保存法」保存的眷村,並在民國九十三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給予文化資產的身份,後來再被國防部選定為全台十三個眷村文化保存園區,也是中壢市第一個透過文化資產保存的眷村。相較於其他的桃園眷村,馬祖新村是以「類博物館」的方式重新起步,從眷村文化的保存、活化及文創影視推廣等多重角度出發,成立了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基地,除了透過電影節、眷村文化節等活動舉辦,更將馬祖新村的活動中心改建成「桃園光影電影館」,打造可容納76名觀眾的標準杜比音效電影院,最值得一提的是,保留了當時的大禮堂作為電影放映的空間,推出多部經典國片、電影文物展,讓眷村保存更為活化。為讓原本被遺忘的眷村空間活絡起來,馬祖新村將定期舉辦文創市集活動,邀請藝術家進駐,讓遊客走入具有歷史感的老房舍,在黑瓦、磚牆、與紅白相間的大門中串連起兒時的記憶,彷彿就是當年在眷村內串門子的左鄰右舍、鄉親好友,重現令人懷念的眷村人情味。
1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