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這座被稱為「塞裡米耶宮(Selimiye Mosque)」的奧斯曼帝國清真寺位於土耳其的伊德利內(Edirne)城市,是奧斯曼帝國時期的藝術和文化成就之一。總督薩利姆二世(Sultan Selim II)委託建築師米馬爾辛安(Mimar Sinan)於1568至1575年之間建造了這座宮殿,並被公認為辛安的傑作,是伊斯蘭建築與奧斯曼建築中的最高成就。這座宮殿及其附屬建築於201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建築特色這座位於高山頂上的宮殿以其壯觀的外觀突顯出奧斯曼軍事和文化上的頂峰時刻。繼承了蘇丹蘇萊曼大帝(Suleiman the Magnificent)的權力的薩利姆二世,選擇以伊德利內取代伊斯坦堡作為其自己的宮殿的建築地點,其原因尚有爭議。建築於1568至1575年間完成,是改革後伊斯蘭宗教軔化,以及奧斯曼帝國的最高成就之一。同時,也是密爾札·雅哈亞·努爾伊(Mírzá Yaḥyá Núrí)與巴比教中分裂的重要活動地點,後來這次分裂導致巴哈伊信仰(Báha'i Faith)按照巴哈烈(Baha'u'llah)的指導創立,以及阿扎利巴比教(Azali Bábi Faith)按照密爾札·雅哈亞·努爾伊的指導被建立。宮殿外觀圍由四個巴比教清真寺和穿插在其中的四座外型完全相同的帝王式尖塔所圍繞,以及一個去步亭,在室外地面上方,圓頂覆以半圓形的華美埋葬。在中央,去步亭以及其他四個尖塔前方,又有四個垂直式的花紋,和四個垂直式的對稱尖塔,就像是從每個角落射向天空的火箭,正是由古萊露·奈貝九留(Gülru Necipoğlu)所形容的。宮殿內部裝飾裡面的裝飾和擦著新克瓷磚的設計再次突出了宮殿的中央結構,而破例設置四個完全相同的尖塔也對此產生了重大影響。建築外、內裝飾都榮獲公認,1877-1878年的俄土戰爭期間,宮殿內的一些裝飾牆磚被劫持到莫斯科去了。1913年宮殿受到炮火攻擊,圓頂也受到破壞。在宮殿內,除了磚面擦著新克瓷磚的裝飾外,其他也有大理石石雕、顏色豐富的裝飾以及更多的新克瓷磚裝飾,大多數都來自於19世紀sultan abdülmecid I 時期的修復,以及之後的修復工作。此外,宮殿還擁有附屬建築——一座小型的宮殿、一間投擲門、一個院子、一個池塘等小型建築。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