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慕尼黑斯山(Mount Spil),也稱為古老的「撒缽勒斯山」(Mount Sipylus),位於土耳其穆納薩省(Manisa Province),曾經是呂底亞人的中心地帶,現為土耳其地中海地區。山頂俯瞰著現代化的穆納薩市以及伊薩米爾(İzmir)與穆納薩(Manisa)之間的公路。延伸出伊薩米爾灣(Gulf of İzmir)的雅曼拉爾山(Mount Yamanlar)也常被認為是撒缽勒斯山(Mount Sipylus)系的延伸,與撒缽勒斯山有著相同的歷史,但其實是個滅絕的火山和一個獨特的地理形態。在撒缽勒斯山(Mount Sipylus)附近的懸崖上刻有穆納薩(Manisa)浮雕,約有數公里以東距離穆納薩市(Manisa)。根據拜占庭評論家約翰‧呂底亞(John the Lydian)的說法,7世紀公元前的史詩「泰坦之戰」(the 'Titanomachy')的未知作者將宙斯的出生地放在利底亞(Lydia)而不是克里特島(Crete),這樣的詮釋指涉到了撒缽勒斯山(Mount Sipylus)。普林尼‧老鼠(Pliny the Elder)也提到撒缽勒斯山(Sipylus or Sipylum)上有著以其創始者的名字命名的相當出名的城市「坦塔利斯」(Tantalis),據推測該城市就位於此山或與此山很接近的某處,據報導在公元時代初期仍可見到城市的遺址。因為於希臘神話中害死自己兒子柏洛普斯(Pelops)並將其當食物獻給神祗,而坦塔利斯(Tantalus)在希臘神話中聞名遐邇。柏洛普斯(Pelops)將以其名字為命名的「柏洛普內斯半島」(Peloponnese)為後來的國家級核心地區。坦塔利斯(Tantalus)的女兒為悲劇的尼歐比(Niobe),傳說與穆納薩市(Manisa)對面的「哭泣的石頭」(the 'Weeping Rock')有關,希臘神祗阿波羅(Apollo)和阿德蜜(Artemis)暗箭伏擊,於撒缽勒斯山(Mount Sipylus)殺死尼歐比(Niobe)所有14個孩子,並將悲痛的尼歐比變成石頭,後來,撒缽勒斯山(Mount Sipylus)已成為穆格尼薩撒缽勒斯(Magnesia ad Sipylum)的重要部分,該城市追溯至公元前五世紀的存在,它位於以赫茅斯河(Hermus River)為界的平原下方,也是古希臘文明和羅馬帝國之間的戰場,公元前190年於穆格尼薩撒缽勒斯(Magnesia)舉行的「穆格尼薩大戰」(the Battle of Magnesia)中,安赫烏斯三世(Antiochus III "the Great")被羅馬軍隊擊敗。位於附近的史密森拿(Smyrna)市也是一個重要的城市。1960年代開始進行一項重要的植林行動,涵蓋數以千計的公頃土地,位於撒缽勒斯山(Mount Sipylus)和其他地方,此行動成功後,吸引了眾多外國和國內的遊客前來參觀,而「哭泣的石頭」(the 'Weeping Rock')仍受到廣大信徒的前來膜拜。在整個山脈上,種植了大量的樹木原林,以及以野生鬱金香為特色的森林,是非常適合野外野營、跳傘、遠足等山嶽運動的好去處,而連接兩個重要城市的高速公路由薩芬休貝裡山脈(the Sabuncubeli Pass)穿越,穿越時由於陡峭而蜿蜒的路況,以及遙遠的海拔高度,約有600米海拔高度,因此於2011年至2018年間興建了長約24公里的薩芬休貝裡隧道(the Sabuncubeli Tunnel),來繞過高山峽谷。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