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但尼洛夫修道院位於俄羅斯莫斯科的右岸,是俄羅斯東正教會的總部,並且是俄羅斯和烏茲的主教住所,1983年開始被使用。據稱,十三世紀末,兜倫加的兒子丹尼爾(Daniel)建立了這個修道院,1303年去世前他接受戒律,並在那裡被葬。俄羅斯東正教會尊祀他為聖人,他的繼任者將修道院搬到克里姆林宮,原地只留下一個墳墓。1560年,伊凡大帝(Ivan the Terrible)去了但尼洛夫斯基村(Danilovskoye),他發現一個被忽略的墳墓,得知修道院的歷史後,他邀請僧侶重新居住。1591年科扎吉瑞(Kaza Giray)的軍隊接近莫斯科時,修道院的地方被加固了,並被用作可搬式營地。但尼洛夫修道院的歷史上住過很多僧侶,例如著名的希臘學者尼凱弗羅斯·西多克西斯(Nikephoros Theotokis),1792年他從南俄羅斯的主教位置退休,並在此安居,直到1800年逝世。於1983年,但尼洛夫修道院歸還俄羅斯東正教會,成為宗教和行政中心,1988年完成重建,並建立主教和天主教會的居所、葬禮教堂,以及1000年俄羅斯受洗紀念堂。除了17世紀的防禦塔和牆外,其他還有一座長期不斷的建築,包括大學,小學,新古典主祭堂聖三一,巴洛克門教堂和St Simeon Stylites的鐘樓,以及為巫師和父親老人建造的19世紀建築,以及宏大的聖教會會館。1980年代隨著戈爾巴喬夫(Gorbachov)的開放政策,但尼洛夫修道院的18鐘,被美國企業家Charles R. Crane購買,從蘇聯共產黨的熔化中保住,最大的一鐘稱為Bolshoi,重達13公噸,搖鈴重700磅,最小的只有22磅,他將鐘轉移給哈佛大學,安裝在哈佛路威爾學院的主塔上,以及哈佛商學院貝克圖書館,但尼洛夫修道院於2008年回歸,由俄羅斯工業家維克塞爾貝格(Viktor Vekselberg)購買18鐘並在俄羅斯鑄造以替換哈佛的備用,以及補償返贖鐘身的費用;第一鐘稱為”Everyday Bell”,重質2.2公噸,於2007年9月12日抵達,其餘17鐘則於2008年9月12日返還。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